法律分析:
(1)从劳动者角度看,若用人单位自用工起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获每月双倍工资。这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有力保护,让劳动者在付出劳动后能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
(2)超过一年未签,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给予劳动者职业稳定性,使其在单位能长期工作,享受相应福利与保障。
(3)从用人单位角度讲,未签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直接增加了用工成本。并且在劳动纠纷中,因缺乏书面合同作为关键证据,用人单位在认定劳动关系及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易陷入被动。
提醒:
劳动者留意自身权益,未签合同及时主张赔偿;用人单位应及时签书面劳动合同,规避法律风险。
(一)对于劳动者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要保留好能证明自己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地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二)对于用人单位
应尽快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规范用工管理。同时,完善人事档案记录,收集留存好员工入职、考勤、工资发放等相关证据,以防日后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只签劳务合同不签劳动合同,有这些后果:
对劳动者,单位用工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没签书面合同,要每月付双倍工资。超一年没签,视作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权益有保障,纠纷时能据此索赔。
对用人单位,未签合同要担双倍工资责任,增加成本。劳动纠纷中,认定劳动关系及保障权益时,还可能因证据不足处下风。应尽早签合同,规避风险。
结论:
符合劳动关系情形时,只签劳务合同没签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有利,对用人单位有诸多不利后果。
法律解析:
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超过一年未签,就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极大保障了劳动者权益,发生纠纷时劳动者能据此主张赔偿。而对用人单位来讲,未签劳动合同要承担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增加了用工成本。并且在劳动纠纷中,由于证据不足等因素,用人单位很可能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很有必要,能清晰界定双方权利义务,规避法律风险。如果大家在这方面有疑惑,或者遇到相关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只签劳务合同没签劳动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有相应后果。
对劳动者,能获得权益保障。用人单位自用工起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超一年未签,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发生纠纷时可据此主张赔偿。
对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会面临支付双倍工资责任,增加用工成本。并且劳动纠纷中,因证据不足等问题,在认定劳动关系及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易处于不利地位。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用人单位应增强法律意识,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2.劳动者若遇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情况,要主动维护自身权益,收集工作相关证据,必要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