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书面合同并非判定责任的唯一依据。即便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要存在事实上的承包关系,法律同样予以认可。例如承包方开展实际工作,发包方也接受相应成果,这就构成了事实合同关系。
(2)承包方在事实合同关系里,一旦因自身过错引发损害,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像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或是未达服务标准造成损失等情况,都不能免责。
(3)责任类型多样,涵盖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等。最终责任认定要全面考虑各方行为及过错程度等诸多因素。
提醒:
承包业务不论是否签书面合同,都有责任风险。建议明确权利义务,有疑问及时咨询。
2025-03-26 21:30:24 回复
咨询我
(一)首先要明确是否存在事实承包关系。这需要收集能证明承包方实际履行义务,像施工记录、服务成果记录,以及发包方接受履行行为的证据,比如验收文件、支付款项凭证等。
(二)确定损害结果与承包方过错的关联性。对于施工质量问题,要有专业检测报告;服务标准问题,要有服务记录和对比依据等,以此来确定承包方应承担的责任类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2025-03-26 20:55:03 回复
咨询我
即便承包方没签书面合同,满足条件时也得担责。
法律上,没书面合同但有事实承包关系,像承包方实际干活,发包方也接受了,那双方就有事实合同。
事实合同里,承包方要是因自身问题造成损害,像施工质量差引发事故,就得依法担责,像民事赔偿等。具体责任得看实际情况综合判断,没签合同不代表不用担责。
2025-03-26 19:09:3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即便承包方没签书面合同,满足一定条件时仍需承担责任。
法律解析:
法律认可事实合同关系。当承包方实际履行承包义务,像进场施工、提供服务,发包方也接受了这些行为,即便没有书面合同,双方也存在事实合同关系。在此关系下,若承包方因自身过错致使损害结果出现,例如施工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违反服务标准造成损失等,就要依法承担民事赔偿等责任,包括侵权责任、违约责任等。责任认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各方行为和过错程度。总之,合同形式并非免责理由。如果在这方面存在疑问或遇到相关纠纷,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3-26 17:13:43 回复
咨询我
即便承包方未签书面合同,满足一定条件时仍要担责。法律认可事实合同关系,当承包方实际履行承包义务,像进场施工、提供服务等,且发包方接受,双方就形成了事实合同关系。
在此种关系下,若承包方因自身过错引发损害结果,比如施工质量差导致安全事故,或者违反服务标准造成损失等,就需依法承担民事赔偿等责任,涵盖侵权责任、违约责任等。
为避免纠纷和责任不清,建议如下:
1.无论何种承包项目,发包方与承包方都应尽可能签订详细、规范的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2.在履行过程中,双方要保留好各类与承包业务相关的证据,如沟通记录、工作成果文件等,以便在发生问题时用于责任认定和划分。
2025-03-26 16:1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