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工遭遇公司恶意拖欠工资,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像考勤记录、工资条、工作证等,这是维权基础。
(二)可先尝试与公司友好沟通,明确表达诉求,要求尽快支付工资。
(三)若沟通无果,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监察部门会依规处理。
(四)也能直接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公司要是恶意拖欠员工工资,麻烦可不小。
行政层面,劳动部门会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就得按一定标准给员工加付赔偿金。
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面临刑事处罚。
员工有权解除合同并索要补偿,还能通过投诉、仲裁等方式维权。
结论:
公司恶意拖欠员工工资,会面临行政、刑事处罚,员工有权解除合同并获补偿,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权。
法律解析:
从行政层面看,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公司限期支付工资,若逾期不支付,公司要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情节严重时,若触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会面临刑事处罚,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且,员工有权以拖欠劳动报酬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还能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员工遇到此类情况不要慌,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是对具体法律问题有疑问,欢迎随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公司恶意拖欠员工工资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带来多方面的不良后果。
行政层面,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若逾期不支付,用人单位要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这旨在督促企业及时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
法律层面,情节严重的恶意拖欠行为可能触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员工权益保障方面,劳动者有权以拖欠劳动报酬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为维护自身权益,员工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借助行政力量促使企业支付工资。
2.申请劳动仲裁,通过专业的仲裁机构裁决,获得应得报酬。
法律分析:
(1)行政层面,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公司限期支付拖欠工资。若公司逾期不支付,需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这是对公司拖欠工资行为的初步惩处,督促其尽快履行支付义务。
(2)刑事方面,若公司恶意拖欠行为情节严重,达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标准,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会面临刑事处罚。轻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劳动者权益保障上,劳动者有权以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同时,员工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提醒:
遭遇公司恶意拖欠工资,员工要及时收集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专业解答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企业恶意拖欠工资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专业解答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公司拖欠员工的工资会受到什么处罚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专业解答1、单位拖欠工资的,可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要是逾期还不及时支付工资,那么可以责令单位想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这里赔偿金的标准是应付金额的50%-100%。2、若是拖欠工资情节严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话,可以依法追究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员的刑事责任。一般是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要是因此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可以在3-7年有期徒刑之间进行处罚,同时并处罚金。
专业解答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拖欠工资的企业支付职工工资,处以拒不整改企业支付职工应发工资额50—100%的赔偿金,处以屡教不改企业2000元至20000元罚款。
律师解析 员工索要未休年假工资拖欠劳动报酬的,有仲裁时效限制。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