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贪污、受贿类犯罪里,若协助收受货币,就看实际到手金额来定犯罪金额;收受物品的,要依据物品当时的市场价格以及相关鉴定价值确定。
(二)对于挪用公款类犯罪,协助挪用的公款本金加上挪用期间产生的法定孳息等,就是犯罪金额。
(三)单位犯罪有协助行为时,结合单位犯罪涉及金额与协助作用综合判断。
(四)共同职务犯罪中,协助者按参与的整体犯罪金额认定,同时兼顾其在犯罪里的地位、作用等情节。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协助职务犯罪时,金额判定得看具体罪名。像贪污、受贿类,协助获取财物的价值就是犯罪金额。收货币按实际金额,收物品按当时市价和鉴定价值算。
2.挪用公款类犯罪,协助挪用的公款金额,含本金和法定孳息,就是犯罪金额。
3.单位犯罪有协助行为,结合单位犯罪金额和协助作用判断。共同职务犯罪里,协助者按参与的整体金额认定,还得考虑地位、作用来量刑。
结论:
协助职务犯罪的金额判定因犯罪类型而异,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法律解析:
在贪污、受贿类犯罪中,协助获取财物的,货币按实际收受金额认定,物品按当时市场价格及鉴定价值确定犯罪金额。挪用公款类犯罪,协助挪用的公款本金及法定孳息等为犯罪金额。单位犯罪中有协助行为的,结合单位犯罪金额与协助作用判断。共同职务犯罪里,协助者一般按参与的整体犯罪金额认定,同时考量其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职务犯罪的金额判定较为复杂,关乎法律的准确适用和量刑的公平性。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与协助职务犯罪金额判定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且合法的解答和指导。
1.协助职务犯罪金额判定的确需依具体罪名来确定。在贪污、受贿类犯罪中,以行为人协助获取的财物价值计算犯罪金额的方式合理,能准确反映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程度。对于收受货币按实际收受金额认定,收受物品按市场价格及鉴定价值确定,保证了认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挪用公款类犯罪以协助挪用的公款金额包括本金及孳息作为犯罪金额,全面考量了犯罪行为对公款的侵害程度。
3.单位犯罪中的协助行为结合单位犯罪金额与协助作用综合判断,共同职务犯罪中对协助者按参与整体犯罪金额认定并考虑地位、作用等情节,能确保法律适用准确和量刑恰当。
建议措施:一是司法机关在判定金额时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确保认定过程合法合规。二是对于物品价格鉴定等专业性问题,引入权威专业机构进行准确评估。三是加强对司法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其对各类协助职务犯罪金额判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法律分析:
(1)在贪污、受贿类犯罪协助情形下,货币以实际收受金额计算犯罪金额,收受物品按当时市场价格及鉴定价值确定。例如协助收受一定数量货币,就以该货币数额作为犯罪金额;收受物品的,通过专业鉴定评估当时市场价值作为犯罪金额依据。
(2)挪用公款类犯罪中,协助挪用公款金额含本金及法定孳息作为犯罪金额。比如协助挪用一笔公款,期间产生利息,本金与利息之和就是犯罪金额。
(3)单位犯罪有协助行为时,结合单位犯罪金额及协助作用综合判断。
(4)共同职务犯罪里,协助者按参与整体犯罪金额认定,兼顾其地位、作用量刑。
提醒:
协助职务犯罪金额判定复杂,面对不同案情法律处理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析 会犯法。 职务侵占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当然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上述公司的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 这些经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职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或有特定的职权,或因从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财物而成为本罪的主体,三是上述公司以外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指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