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通常取保候审会通知家属。公检法决定对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时,会要求其找保证人或交保证金。
正常情况下,除无法通知,或涉国安、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妨碍侦查外,执行取保候审后24小时内要通知家属。妨碍情形消失,应马上通知。
要是家属没收到通知,可向办案机关询问,查看是否有法定不通知或延迟通知的状况。
2025-03-28 19:15:1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取保候审一般会通知家属,存在特定可不通知或延迟通知的情形,家属未收到通知可向办案机关了解情况。
法律解析:
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时,会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通常,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外,应在执行取保候审后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家属。这是为保障家属的知情权。比如,普通的盗窃案件,若决定取保候审,就会按规定及时通知家属。而像危害国家安全类犯罪,为防止妨碍侦查工作顺利进行,可能暂不通知。不过,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后,必须马上通知家属。要是家属未收到通知,有权利向办案机关询问,查看是否存在法定不通知或延迟通知的情况。如果在这方面有疑问,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3-28 18:33:26 回复
咨询我
取保候审通常会通知家属。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家属的知情权,也是司法程序公平性和透明性的体现。
具体措施和建议如下:
1.司法机关应严格遵循通知家属的规定。在决定取保候审时,除法定特殊情况外,务必在执行后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家属。这能让家属及时了解犯罪嫌疑人的情况,给予其必要支持。
2.对于存在无法通知或有碍侦查的特殊情形,司法机关需有详细记录和严格审批流程。在有碍侦查情形消失后,要立即通知家属,确保家属知情权不被过度侵犯。
3.若家属未收到通知,有权积极向办案机关询问。办案机关应耐心解答,提供准确信息,核实是否存在法定不通知或延迟通知情况,保障家属的合法权益。
2025-03-28 17:22:2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取保候审通知家属是原则性规定,旨在保障家属知情权,让家属知晓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情况,以便给予必要支持。
比如实践中,家属能根据通知为被取保候审人准备生活用品等。
(2)对于无法通知或者涉嫌特定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况可不通知,但这是特殊例外。
像一些复杂的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为保证侦查顺利,可能暂不通知。
(3)家属未收到通知时有权向办案机关了解情况,这是家属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若办案机关存在违规不通知或延迟通知,家属有权要求纠正。
提醒:
若涉及取保候审,家属要关注通知情况,未收到通知及时联系办案机关核实。
2025-03-28 17:09:22 回复
咨询我
(一)如果家属想确认犯罪嫌疑人是否被取保候审,可直接联系之前负责案件的办案民警、检察官或法官询问情况。
(二)要是怀疑存在通知障碍等问题,家属可以以书面形式向办案机关提交申请,要求其说明未通知的原因。
(三)若对办案机关的回复不满意,家属还能向该办案机关的上级部门反映,寻求进一步的解释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2025-03-28 16:3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