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首页 > 法律咨询 > 西藏法律咨询 > 那曲法律咨询 > 那曲个人债务法律咨询 > 借钱后失踪是否属诈骗

借钱后失踪是否属诈骗

袁** 西藏-那曲 个人债务咨询 2025.03.28 15:17:56 389人阅读

借钱后失踪是否属诈骗

其他人都在看:
那曲律师 债权债务律师 那曲债权债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借钱后失踪不一定构成诈骗,判断关键在于借款时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若借款时使用欺骗手段,有非法占有故意,如虚构借款理由、拿到钱后挥霍或用于违法活动,之后失踪,则可能构成诈骗。
2.若借款人借款时无非法占有故意,有正常借款用途,只是后期因客观原因如经营失败、突发变故等无法还款而躲避失踪,一般按民间借贷纠纷处理。
3.对于出借人,可先收集借款证据并尝试联系对方。若联系不上,民间借贷纠纷可通过民事诉讼追讨欠款;若认为涉嫌诈骗,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2025-03-28 19:36:20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借钱后失踪是否构成诈骗,核心在于借款时有无非法占有目的。有此目的且使用欺骗手段获取钱财,像虚构借款理由、拿到钱后挥霍或用于违法活动,之后失踪,可能构成诈骗。
(2)若借款时无非法占有故意,有正常借款用途,后因经营失败、突发变故等客观原因无法还款而躲避失踪,通常按民间借贷纠纷处理。
(3)出借人遇到这种情况,应先收集借款证据,尝试联系对方。若联系不上,民间借贷纠纷可通过民事诉讼追讨欠款;若认为涉嫌诈骗,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提醒:
区分民间借贷与诈骗很关键,不同情况处理方式不同。若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3-28 19:33:13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出借人判断是否为诈骗:仔细审查借款时对方的行为,若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且借款理由虚假、拿到钱挥霍或用于违法活动等有非法占有故意的情况,可能是诈骗;若借款用途正常,只是后期因客观原因无法还款而失踪,一般是民间借贷纠纷。

(二)出借人追款办法:先收集借条、转账记录等借款证据,尝试联系借款人。若联系不上,民间借贷纠纷可通过民事诉讼追讨欠款;若认为涉嫌诈骗,向公安机关报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此条可用于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判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及相应的处理办法。

2025-03-28 17:47:09 回复
咨询我

1.借钱后失踪不一定是诈骗,关键在于借款时有无非法占有目的。

2.借款时用欺骗手段,如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拿到钱后挥霍或用于违法活动,之后失踪,可能构成诈骗。

3.因客观原因无法还款而躲避,借款时无非法占有故意,有正常用途,只是后来还不上钱而失踪,一般按民间借贷纠纷处理。

4.出借人可先收集证据联系对方,联系不上可民事诉讼追讨欠款;若认为涉嫌诈骗,可报案。

2025-03-28 17:29:4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借钱后失踪不一定构成诈骗,判断关键在于借款时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判断借钱后失踪是否构成诈骗,核心在于借款时的主观意图。若借款人借款时采用欺骗手段,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获取钱财且有非法占有故意,如借款理由虚假、拿到钱后挥霍或用于违法活动,之后失踪,此情况可能构成诈骗。若借款时无非法占有故意,有正常借款用途,只是后期因经营失败等客观原因无法还款而躲避、失踪,通常按民间借贷纠纷处理。遇到借钱后失踪情况,出借人可先收集借款证据尝试联系对方,联系不上可通过民事诉讼追讨欠款;若认为涉嫌诈骗,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若您在这方面有疑问或遇到难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3-28 16:47:42 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借款后失踪,不一定构成诈骗罪。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借款后失踪,不一定构成诈骗罪。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借钱不还人失踪算诈骗吗

    专业解答借贷和欺诈不能划等号,关键得看借款人有没有非法占有意图和欺骗行为。如果借款人故意编造事实,明明知道自己还不了钱,还是照样借,然后就玩消失,那可能就构成欺诈了。要是借款人本来打算还钱的,只是因为某些意外情况违约了,然后失联了,那这就属于民事纠纷。根据《民法典》,借款合同是需要按时还本付息的哦。

    2024.10.24 1324阅读
  • 借钱不还人失踪算诈骗吗

    专业解答借贷和欺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划等号。借贷是否构成欺诈,关键在于借款人是否有非法占有意图和欺骗行为。如果借款人故意虚构事实,明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偿还借款,还是要借款,然后玩失踪,这就有可能构成欺诈。要是借款人本来就打算还钱,只是因为某些意外情况而违约失联,这就属于民事纠纷。根据《民法典》,借款合同需要按照约定按时还本付息。

    2024.10.07 1102阅读
  • 借钱不还失踪是不是诈骗的罪

    专业解答借款人未按期还债并失踪,并不一定就构成诈骗。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时就有非法占有目的,通过虚构事实等手段让出借人受骗,然后拿到钱就逃匿,这种情况就可能构成诈骗罪。如果借款人没有欺诈手段,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还款并失踪,那么这就是一起民事纠纷。出借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借款人,要求其偿还借款。

    2024.10.06 1745阅读
  • 借钱不还失踪是不是诈骗罪行为

    专业解答借钱不还且失去联系,不一定属于犯罪行为。如果是因为不可抗力导致无法还款或失联,通常属于民事纠纷。但是,如果出借人一开始就打算侵占,通过欺诈手段获取资金后逃跑,那么就可能构成诈骗罪,涉及刑事犯罪。

    2024.10.05 1328阅读
  • 借钱不还人失踪算诈骗吗判几年刑

    专业解答别因为借款人失踪就觉得他肯定是犯了诈骗罪,这两者可不能划等号啊!只有当借款人在签订合同时故意骗贷,通过造假来坑骗受害者,这才可能构成诈骗。要是因为没钱还不起债就躲起来,那通常只能算民事纠纷。而且,是不是构成诈骗得看金额大小,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2024.10.05 1889阅读
  • 借钱不还人失踪构成诈骗罪吗

    2025.04.06 980阅读
  • 借钱后失踪是否构成诈骗罪

    2025.03.31 1144阅读
  • 借钱后失踪构成诈骗罪吗

    律师解析 借款后失踪,不一定构成诈骗罪。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 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借款人由于一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 该罪的基本构造为: 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2025.02.13 873阅读
  • 民间借贷有欠条人失踪了算是诈骗吗

    2025.02.04 1235阅读
  • 借了好多人的钱玩失踪可以告他诈骗吗

    2025.01.26 1167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债权债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