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保底”性质和依据很关键。若工会与当事人有明确协议或按相关规定应提供保底待遇却未履行,可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2.有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支撑的“保底”,工会拒绝支付构成违约或违法。当事人可收集协议、文件、聊天记录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若仅为口头承诺,无书面协议、行业规定等依据,且工会无法定职责,起诉可能因证据不足或缺乏法律依据不被支持。
4.建议先和工会沟通协商,了解不支付原因。若协商不成,再考虑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法律分析:
(1)确定“保底”性质和依据十分关键。若工会和个人有明确协议,或依据相关规定工会有提供保底待遇的义务却未履行,可采取法律手段。
(2)当“保底”有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支持时,工会拒绝支付属于违约或违反法定义务。此时,个人要收集协议、文件、聊天记录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护权益。
(3)若“保底”仅为口头承诺,没有书面协议或行业规定等依据,且工会无相关法定职责,起诉可能因证据不足或缺乏法律依据不被法院支持。
(4)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先与工会沟通协商,了解不支付的原因,协商无果再考虑法律程序。
提醒:处理此类问题要先明确“保底”依据,注意收集有效证据。不同情况法律处理方式有别,可咨询进一步分析。
(一)明确保底性质和依据
先查看工会与自己是否有明确协议,或者是否有相关规定支持工会应提供保底待遇。
(二)有依据的处理方式
若有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支撑,而工会拒绝支付,收集协议、文件、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无依据的处理方式
若只有口头承诺,无书面协议、行业规定等依据,起诉可能不被支持。建议先和工会沟通,明确不支付原因,协商不成再考虑法律程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1.先弄清楚“保底”的性质和依据。若工会按协议或规定应提供保底待遇却没给,可走法律途径。
2.“保底”有合同或法律支撑,工会拒付属违约违法。你要收集协议、文件、聊天记录等证据,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没有书面协议等依据,仅口头承诺,起诉可能因缺证据或法律支持不被受理。建议先和工会协商,问清不支付原因,协商无果再走法律程序。
结论:工会未履行“保底”待遇,有约定或规定支撑时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无依据起诉可能不被支持,建议先协商。
法律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若工会与当事人有明确协议或基于规定应提供保底待遇却未履行,拒绝支付行为构成违约或违反法定义务。此时当事人收集好协议、文件、聊天记录等证据,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然而若没有书面协议、行业规定等依据,仅为口头承诺或工会无此法定职责,起诉会因证据不足或缺乏法律依据而难以得到法院支持。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先与工会沟通协商,明确不支付原因,协商不成再考虑法律途径。如果您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遇到困惑,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