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一)对于缓刑期间二次犯罪的人,如果想争取取保候审,要全面收集能证明自身情况特殊的材料。比如证明犯罪情节显著轻微的证据,医疗部门出具的重大疾病诊断书等。
(二)积极向司法机关表达自己真诚悔罪的态度,承诺严格遵守规定,争取让司法机关相信不会再对社会造成危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1.缓刑期二次犯罪,基本别想取保候审。缓刑期犯罪属于刑罚执行中再犯,性质严重。取保候审得看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等因素。
这种情况下,嫌疑人往往被认为社会危险性大。缓刑期又犯罪,说明没好好守法,难以保证诉讼顺利。司法机关为维护秩序和保障程序,通常不批取保申请。
不过,要是有特殊情况,像犯罪情节极轻、重病需就医等个别情形,经严格审查,也有极小可能获批,但实际很少见。
结论:
缓刑期间二次犯罪通常很难再取保候审。
法律解析:
缓刑期间犯罪属于刑罚执行期间重新犯罪,性质严重。取保候审要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社会危险性等多方面因素。缓刑考验期内再次犯罪,说明其可能没有很好遵守法律法规,缺乏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可靠性,被认定有较大社会危险性。司法机关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诉讼程序,一般不会批准取保候审申请。当然,特殊情况如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有重大疾病需要就医等极个别情形,经严格审查,有极微弱可能获批,但实践中极为罕见。如果大家对缓刑期间犯罪及取保候审相关法律问题还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详细的解答。
缓刑期间二次犯罪通常难以取保候审,原因在于缓刑期间犯罪属刑罚执行期内重新犯罪,性质严重。
针对这种情况,有如下措施和建议:
1.对于犯罪嫌疑人,应深刻认识自身行为的错误,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展现良好的认罪态度。
2.若存在特殊情况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应及时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供充分证明材料,如医院诊断证明等。
3.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全面审查取保候审申请,综合评估社会危险性等因素,确保司法公平和社会秩序稳定。
法律分析:
(1)缓刑期间二次犯罪性质严重,因为缓刑本就是给予罪犯一定考验期,在此期间又犯罪,是对法律权威的再次挑战。
(2)取保候审要考虑社会危险性等多因素,缓刑期内再犯罪说明犯罪嫌疑人自控能力差,难以保证不会再危害社会,所以通常被认定有较大社会危险性。
(3)司法机关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确保诉讼程序正常开展的考虑,对这类犯罪嫌疑人一般不批准取保候审申请。
(4)特殊情况如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有重大疾病等,经严格审查虽有极微弱获批可能,但实际中极为少见。
提醒:
缓刑期间务必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一旦二次犯罪,取保候审难度极大。若遇类似情况,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分析应对。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