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有效,撤销后自始无效。可撤销情形有重大误解、一方欺诈、第三人欺诈且相对人知情、胁迫、显失公平等。
1.撤销权行使期限有不同规定,重大误解为九十日,其他情形一般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受胁迫的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
2.若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或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3.撤销权需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行使。
建议当事人在知晓撤销事由后及时关注时间限制,一旦发现符合可撤销情形,尽快收集证据并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申请,避免因超过期限或放弃权利而丧失撤销机会。
法律分析:
(1)可撤销合同在未被撤销前具有法律效力,一旦撤销便自始无效,这意味着合同被撤销后,就如同该合同从未存在过一样。
(2)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多样,重大误解可能源于对合同关键内容的错误认知;一方欺诈是故意隐瞒真相或提供虚假信息;第三人欺诈且相对人知情也会使合同可撤销;胁迫是通过威胁等手段迫使对方签订合同;显失公平则是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等。
(3)撤销权的行使有时间限制,重大误解是九十日,其他一般情形是一年,受胁迫的从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若当事人明示或通过行为放弃,或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消灭。
(4)撤销权必须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行使,不能自行撤销合同。
提醒:
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审查,一旦发现存在可撤销情形,需及时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避免撤销权消灭。不同情况对应解决方案有差异,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一)若你认为合同存在可撤销情形,先判断属于哪种情形,如是否因重大误解、欺诈、胁迫等导致。如果是重大误解,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若是其他情形,通常要在一年内行使。
(二)若受胁迫签订合同,从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三)不要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同时注意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这个时间节点,避免撤销权消灭。
(四)要行使撤销权,需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请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1.可撤销合同在撤销前有效,撤销后自始无效。可撤销情形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
2.撤销权行使时间:重大误解九十日,其他情形一般一年;受胁迫的,自胁迫终止起一年。若明确放弃或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消灭。自行为发生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也消灭。
3.撤销权要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行使。
结论:
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前有效,撤销后自始无效。可撤销情形多样,撤销权行使有时间限制且需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
法律解析:
根据《民法典》规定,可撤销合同在未被撤销时,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像重大误解、一方欺诈等情况属于合同可撤销的法定情形。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要在规定时间内行使权利,重大误解的行使期限是九十日,一般情况是一年,受胁迫的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若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放弃,或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消灭。并且撤销权必须通过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来行使。这一系列规定保障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交易的公平与秩序。如果您在合同签订或履行中遇到可能涉及可撤销合同的情况,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专业解答构成重复起诉。在确认了合同无效后,说明合同已失去效力,谈不上再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了。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专业解答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乘人之危、欺诈胁迫且不危害国家利益;而合同无效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
专业解答撤销工伤认定后,劳动能力鉴定依然有效。但法院裁定工伤认定无效时,需退还相关权益,未支付赔偿则不能享受工伤待遇。对于未作出最终认定的工伤申请,申请人可向劳动局提交撤回申请,终止认定程序。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需由用人单位或职工个人提出申请,劳动局不主动认定。双方达成工伤待遇共识后,可撤回工伤认定申请。
专业解答合同无效的性质是确认而非撤销。受害方可向过错方索偿,无需撤销。法律规定以下情况合同无效:欺诈威胁损害国家权益、恶意串通损害利益、合法形式掩饰非法意图、破坏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因此,合同无效是基于其违法性质而确认的。
专业解答撤销工伤认定后,劳动能力鉴定依然有效。但法院裁定工伤认定无效时,需退还相关权益,未支付赔偿则不能享受工伤待遇。对于未作出最终认定的工伤申请,申请人可向劳动局提交撤回申请,终止认定程序。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需由用人单位或职工个人提出申请,劳动局不主动认定。双方达成工伤待遇共识后,可撤回工伤认定申请。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