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对于债权人而言,如果要确保债务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最好让夫妻双方共同在债务凭证上签名。
(二)夫妻中的非举债方,若不想承担某笔债务,要避免事后通过书面等方式追认,也不要积极参与债务履行。
(三)夫妻在日常财务决策时,应就家庭支出和债务问题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哪些属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2025-03-30 13:21:34 回复
咨询我
1.“共债共签”下,夫妻共同签名的债务,肯定算夫妻共同债务。就像我见过的一些案件例子,双方都签字,这债务自然两人共同承担。
2.一方没签名,可事后明确同意或用行动表示认可的,比如帮忙还钱,也算共同债务。
3.一方以个人名义借钱,要是为了家里日常开销,像买菜交电费这些,哪怕对方没参与,也是共同债务。
4.超出日常需要的债务,通常不算共同债务,除非债主能证明钱用在夫妻共同事务上。
2025-03-30 11:33:4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共债共签”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需夫妻共同签名、一方事后追认或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等才属于共同债务,超出日常所需的债务一般不算,有特殊情况除外。
法律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遵循“共债共签”原则。债务凭证有双方共同签名,自然属于共同债务;一方虽未签名,但事后通过书面认可、积极参与履行等方式追认,同样是共同债务;一方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所需举债,比如购买生活必需品、支付水电燃气费等,即使另一方没签名或追认,也会被认定为共同债务。而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通常不算共同债务,不过要是债权人能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等,则另当别论。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夫妻双方合法权益,避免一方无端背负巨额债务。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有关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困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3-30 11:29:09 回复
咨询我
“共债共签”制度合理界定了夫妻共同债务范围,保障了未举债方权益,维护交易安全。
1.强化明确债务形成时的意思表示。夫妻双方在涉及债务事项时,务必清晰知晓并审慎作出共同签名等意思表示,避免事后争议。比如家庭大额贷款,夫妻共同到场签字确认。
2.对于事后追认要规范流程。若一方未在债务凭证上签名,事后追认需以书面等明确方式进行,留存好相关证据。例如通过正式的书面声明表达对债务的认可。
3.区分家庭日常与非日常债务。对于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债权人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债务用途。夫妻一方举债时,应保留债务用途证据,以防纠纷。同时,夫妻双方也要合理规划家庭财务,避免不必要的债务风险。
2025-03-30 11:08:5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共债共签”体现了对夫妻双方平等地位和真实意愿的尊重。共同签名的债务明确了双方共同承担责任的意思表示。
(2)事后追认的情况拓宽了共同债务的认定范围,书面认可或积极履行债务等行为,都表明未签名方对债务的接受。
(3)为家庭日常生活举债被认定为共同债务,符合婚姻生活的实际情况,保障了家庭正常运转和交易安全。
(4)对于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债权人承担举证责任,这平衡了债权人与非举债方的利益。
提醒:
夫妻在面临债务问题时,对于大额债务尽量共同签名;债权人出借款项时,若涉及夫妻,最好让双方共同签字确认。
2025-03-30 10:01: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