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东法律咨询 > 泰安法律咨询 > 泰安合同效力法律咨询 > 约定生效的合同在法律上如何认定

约定生效的合同在法律上如何认定

陈** 山东-泰安 合同效力咨询 2025.03.30 15:27:02 363人阅读

约定生效的合同在法律上如何认定

其他人都在看:
泰安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泰安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那约定生效的合同。这合同,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生效的,得满足人家合同自己约定的那些生效条件才行。一般来讲,合同会把特定的生效时间,或者特定事件的发生了,还有特定条件的成就啥的,当作是生效的要件。要是双方在合同里清清楚楚地规定了生效时间,那到了那个时间点,合同就生效了;要是以特定事件或者条件作为生效的依据,那就得等那个事件真的发生了,或者条件真的成就了,合同才能生效。比如说,约定合同得等某一方获得了特定的许可之后才生效,那只有当这一方成功地获得了那个许可,合同才会开始有法律效力。在认定合同是否生效的时候,可得根据合同的具体约定,还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一起综合着来判断,这样才能确保合同的生效既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愿,又符合法律的要求。就好比买房子的合同,可能会约定在办理完房屋过户手续之后生效,那只有等过户手续真的办完了,合同才会正式生效,不然可不行。所以,大家在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生效的条件啥的弄清楚,不然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2025-03-30 19:18:25 回复
咨询我

在法律领域中,对于约定生效的合同有着明确的规定。当一份合同约定了生效条件时,这是确保合同能够合法生效的关键因素。

一般而言,合同可以约定特定的生效时间,比如明确规定在某个具体日期之后合同生效。这种情况下,当到达所约定的时间点,合同便正式生效,开始对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

同时,合同也可以以特定事件的发生或特定条件的成就作为生效依据。例如,约定合同自某一方获得特定许可后生效,这就意味着只有当该方切实成功获得了所需的许可,合同才会开始具有法律效力。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这种以事件或条件为生效依据的合同,必须严格审查该事件是否真正发生或者条件是否确实得以成就。

在认定合同是否生效时,需要依据合同的具体约定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这是为了确保合同的生效既符合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的真实意愿,又能够满足法律对于合同生效的要求。只有通过这样严谨的判断过程,才能保障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避免因合同生效问题而引发的法律纠纷。

2025-03-30 17:28:52 回复
咨询我

具备约定生效条件的合同,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被认定为生效。通常情况下,合同会设定特定的生效时间,或者特定事件的发生,亦或是特定条件的达成等作为生效的要素。倘若双方在合同中清晰地规定了生效时间,那么在这个时间到来之时,合同就会生效;倘若是以特定事件或者条件作为生效的依据,就需要该事件真正发生或者条件得以成就。比如约定合同在某一方获得特定许可之后生效,只有当这一方顺利获得许可,合同才会开始具备法律上的效力。在进行认定的时候,必须依据合同的具体约定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综合考量,以保证合同的生效既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愿,又满足法律的要求。

2025-03-30 17:27:21 回复
咨询我

对于约定生效的合同而言,其生效必须满足合同中所约定的生效条件才行。通常情况下,合同会设定特定的生效时间,或者规定特定事件的发生,亦或是特定条件的达成等作为使其生效的要件。

如果双方在合同里清楚地注明了生效时间,那么一旦到了这个指定的时间,合同就会生效。倘若是以特定的事件或者条件作为生效的依据,那就必须要等到这个事件真正发生或者条件切实成就的时候。比如说,约定合同在某一方获得特定许可之后才生效,只有当这一方顺利地获得了该许可,合同才会开始具备法律上的效力。

在对合同的生效进行认定时,需要依据合同的具体约定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进行综合的判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合同的生效既符合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的真实意愿,又能满足法律上的要求。只有通过这样严谨的判断过程,才能保障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避免因合同生效问题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争议。

2025-03-30 16:47:36 回复
咨询我

当一份合同约定了生效条件,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合同才能被认定为生效。通常,合同会把特定的生效时间、某个特定事件的发生或者特定条件的达成等当作生效的要件。要是双方在合同里清楚地规定了生效时间,那到了那个时间,合同就会生效;要是以特定事件或者条件作为生效的依据,就必须得这个事件真的发生了或者条件达成了才行。比如说约定合同在某一方获得特定许可之后才生效,那只有这一方成功拿到了许可,合同才会开始有法律效力。在判断合同是否生效的时候,得根据合同的具体约定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来一起综合考量,这样才能保证合同的生效既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愿,又满足法律的要求。

2025-03-30 15:35:58 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要约发出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要约人不再受原要约的拘束:a.要约的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b.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受要约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明确通知要约人不接受该要约。c.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d.要约中规定有承诺期限的,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对口头要约,在极短的时间内不立即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则表明要约的失效。e.要约的撤销。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A.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B.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要约不同于事实行为。要约作为一种缔约的意思表示,它能够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产生一种拘束力。尤其是要约人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必须受要约内容的拘束。要约发出后,非依法律规定或受要约人的同意,不得擅自撤回、撤销或者变更要约的内容。要约不同于法律行为。一方面,要约是要约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经过受要约人的承诺,才能产生要约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即成立合同);而法律行为既包括单方的意思表示,又包括双方和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均可直接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另一方面,要约作为意思表示的一种,其拘束力只体现在不能反悔即不能擅自撤回、撤销或者变更上,而不能直接产生设定权利义务的法律效果;而法律行为则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旨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行为。1.要约人应是具有缔约能力的特定人2.要约的内容须具体、确定3.要约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并表示要约人受其约束4.要约必须发给要约人希望与其订立合同的受要约人5.要约应以明示方式发出6.要约必须送达于受要约人

对于缔约过失合同效力怎么样认定这个问题,解答如下,合同效力的认定需要依据《合同法》及《民法总则》的规定进行处理,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相关条款,损害国家利益;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一般为无效合同。在《民法总则》中规定了欺诈、胁迫、显失公平、重大误解相关情形。又涵盖了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界定,合同效力的无效或可撤销的认定涉及到较为复杂的问题,包括法律后果和行使权利期限均有不同,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所谓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订立以后,因存在某些瑕疵而导致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而需要有权追认的人在一定期限内予以追认方可生效的合同。《合同法》第47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认定效力待定合同,可以看它是否属于这几类情形:(一)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需要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的合同;(二)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三)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所订立的合同。《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3、当事人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4、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如何认定夫妻共同生活费用在法律上的标准

    专业解答夫妻共同开支涵盖生活必需品购置、房产购买与装修、医疗费用、文化教育娱乐、婚前借贷财产权益共享、日常生活约定开支及经营活动。包括工商业、农村承包等投资经营,扶养儿女、赡养老人相关费用,以及婚姻期间以个人名义产生的用于家庭生活的债务。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会支持认定为共同债务的主张,以维护公平公正。

    2024.09.07 1549阅读
  • 法律上规定要约在什么时候生效?

    专业解答法律上规定要约的生效时间是: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送达并不一定实际送达到受要约人及其代理人手中,只要要约送达到受要约人所能够控制的地方(如受要约人的信箱等)即为到达。如果要约人未特定限制时间,应以要约能够到达的合理时间为准。在要约人发出要约但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要约人可以撤回或修改要约的内容。

    2024.09.16 8257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