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 通常,被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期过二分之一,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实际执行超十三年,若遵守监规、接受改造且有悔改表现、无再犯危险,可假释。
2. 但累犯及因杀人、爆炸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或无期徒刑的罪犯,不得假释。
3. 假释申请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法院依法审查裁定。需综合考虑罪犯服刑表现、刑期等多因素,以确定是否可假释及假释时间等事宜。
2025-04-02 07:51:16 回复
咨询我
通常呀,被判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得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呢;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得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要是他们能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实有悔改表现,也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那就可以假释啦。不过呢,对累犯以及因为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而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不能假释哟。假释的申请得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交,然后人民法院会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总之呢,得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的服刑表现、刑期等好多方面的因素,来确定能不能假释以及假释的时间等相关事宜。
2025-04-02 06:37:36 回复
咨询我
通常来讲,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需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及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实际执行需达十三年以上。倘若他们能严格遵守监规,积极接受教育改造,且有悔改表现,同时不存在再犯罪的危险,那么就具备假释的条件。然而,对于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而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是不允许假释的。假释的申请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法院会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总之,在决定是否准予假释以及假释的相关事宜时,必须综合考量罪犯的服刑表现、刑期等诸多因素,以确保假释制度的公正、合理实施。
2025-04-02 06:00:11 回复
咨询我
核心回答: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假释,如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认真遵守监规等。但累犯及因特定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假释申请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法院依法审查裁定。
解决措施及建议:执行机关应严格按照规定审查犯罪分子的服刑表现等情况,确保符合假释条件才提出申请。人民法院要认真审查,综合多方面因素公正裁定。同时,加强对假释后犯罪分子的监管,防止其再次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应进一步明确各项条件的具体标准,提高假释裁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以更好地实现刑罚的目的和维护社会的安全。
2025-04-02 04:17: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