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甘肃法律咨询 > 定西法律咨询 > 定西同居法律咨询 > 怎样确定同居财产的归属

怎样确定同居财产的归属

金** 甘肃-定西 同居咨询 2025.04.02 06:58:48 420人阅读

怎样确定同居财产的归属

其他人都在看:
定西律师 婚姻家庭律师 定西婚姻家庭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确定同居财产归属,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时能证明为一方所有归该方,不能证明按一般共有即按份共有处理,无法确定出资额则等额享有。个人同居前财产属个人财产,债权债务能证明为个人的归个人,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1.对于同居期间共同购置、积累的财产如房产、车辆,要综合考量购买资金来源和登记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归属。
2.若双方无财产归属约定,应尽量留存好财产出资相关证据,以便确定份额。
3.处理同居期间债权债务时,也需保留好能证明归属的证据,避免产生纠纷。

2025-04-02 12:48:10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确定同居财产归属,优先遵循协议约定,有约定的按约定执行。这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尊重双方的事先安排。
(2)无约定时,能证明归属一方的财产归该方。比如一方能提供购买凭证等证据证明某财产是自己单独出资购买的。
(3)不能证明归属的按一般共有处理,也就是按份共有,依据双方对财产的出资额确定份额。若无法确定出资额,视为等额享有。
(4)实践中,对于同居期间共同购置的房产、车辆等财产,要综合考量购买资金来源和登记情况。而个人在同居前取得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5)同居期间的债权债务,能证明为个人的归个人,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提醒:
处理同居财产纠纷时,注意留存出资等相关证据。不同案情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4-02 12:10:13 回复
咨询我

(一)确定同居财产归属时,先查看是否有协议约定,若有则按约定执行。
(二)没有约定的情况下,能证明财产为一方所有的,就归该方;不能证明的,按按份共有处理,根据双方对财产的出资额确定份额;无法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三)对于同居期间共同购置、积累的财产,要考量购买资金来源、登记情况等因素。
(四)个人在同居前取得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五)同居期间的债权债务,能证明为个人的归个人;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零八条规定,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2025-04-02 10:40:14 回复
咨询我

1.确定同居财产归属,先看有无协议,有协议按协议来。
2.无协议时,能证明属一方的财产归该方;不能证明的按按份共有处理,依出资额定份额,无法确定出资额就等额享有。
3.同居期间共同购置财产,要考量资金来源、登记情况等。同居前个人财产归个人。
4.同居期间债权债务,能证明属个人的归个人;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2025-04-02 09:31:4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同居财产归属先看协议约定,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时,能证明归属一方的归该方,不能证明的按一般共有(按份共有)处理,无法确定出资额则等额享有。同居前个人财产归个人,债权债务能证明个人的归个人,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法律解析:
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精神,在确定同居财产归属上有明确规则。约定优先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尊重双方对于财产处置的意愿。当没有约定时,对能证明归属一方的财产认定为个人财产,是基于财产取得的事实。而按份共有依据出资额确定份额,遵循了公平原则,若无法确定出资额则等额享有,是一种合理的推定。在实践中,对于房产、车辆等共同购置财产,考虑购买资金来源和登记情况等因素来判断归属。同居前个人取得财产归个人符合财产取得的时间逻辑。债权债务的认定同样遵循个人与共同的区分原则。如果您在同居财产归属方面存在疑问,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2025-04-02 08:47:11 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下文称《子女抚养意见》)中对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作了具体规定。父母离婚时,子女的抚养归属问题区分以下情况分别处理:(一)哺乳期内的子女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婴儿哺乳期因人而异,由于《子女抚养意见》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司法实践中通常将“哺乳期内的子女”理解为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父母离婚时,哺乳期内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是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随父方生活: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如母亲的生活环境明显对子女抚养不利;母亲工作性质特殊,不便于抚养子女;或者母亲违法犯罪,不利于抚养子女等。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二)哺乳期后的子女即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对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归属问题,如果父母双方协商无效,则由人民综合子女的权益、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等各方面因素作出判决。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方面:1、绝对优先直接抚养条件。父母双方均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父母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2、相对优先直接抚养条件。《子女抚养意见》第4条规定,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3、协议轮流直接抚养子女。未成年人除了归父母一方直接抚养外,也可以考虑由父母双方轮流抚养。《子女抚养意见》第6条规定,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以准许。4、考虑子女意见。由于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通常有了一定的辨别和判断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子女抚养意见》第5条规定,父母双方对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著作权权利归属如何确定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委托合同有约定的,依据委托合同的约定确定著作权的归属。2、委托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即归创作人。此时委托人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双方没有约定使用作品范围的,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3、下列两种情形的著作权归属有其特殊性,大家必须注意:(1)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的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讲话人。讲话人或者报告人可以依据约定向执笔人给予适当的报酬。(2)当事人合意以某人的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于著作权归属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该被记载的人所有。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以下情况著作权属于单位或者其他法人组织,但作者享有署名权: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除上述由单位享有著作权的职务作品外,其余的职务作品都由作者个人享有著作权。但是受到下列限制:1、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2、作品完成2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作品完成的2年期限,自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计算。3、如果在作品完成2年内,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不使用的,作者可以要求单位同意由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其作品,单位没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在作品完成2年内,经单位同意,作者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及行使1、汇编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由汇编人享有著作权。汇编人汇编有著作权的作品,应当经过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还应当尊重原作品著作权人的人身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组织人员进行创作,提供资金或者资料等创作条件,并承担责任的百科全书、辞书、教材、大型摄影画册等编辑作品,其整体著作权归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所有。2、汇编者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汇编已过保护期的作品,也应当尊重原作品作者的人身权。汇编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的部分,其作者对该部分作品享有著作权。同合作作品一样,单独使用自己作品的作者不得侵犯汇编者的著作权,汇编者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妨害其中每件作品的著作权。再创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著作权法》第十二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在没有获得原作者的授权的情况下,非法的再创作作品的作者仅对新增的独创部分享有著作权,无权使用属于原作品的表达的部分。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著作权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和以类似摄制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或者以类似摄制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分居期间财产归属怎么办

    专业解答在分居期间,夫妻双方挣的钱通常还是共同财产,但如果双方有特别约定,那就得按约定来。要是有证据表明某些财产不是靠共同劳动或共享资源得到的,而且双方也没有共同管理和使用这些财产的意图,那这些资产才有可能被认定为个人财产。

    2024.10.15 1159阅读
  • 分居期间财产归属如何认定

    专业解答在分居期间,财产的归属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果有书面协议,就按照协议来执行;如果没有协议,那么在婚姻期间的财产通常是共有财产。但是,如果能够证明分居期间的财产是通过个人努力、继承、赠与等合法途径获得的,而且与共同生活无关,那么可以主张这些财产是个人财产。

    2024.10.12 1157阅读
  • 同居财产的归属权是如何界定的

    专业解答法律认定的事实同居伴侣,其劳动报酬和购置的共享物品被视为普通共有财产。一方的遗产或赠予则属个人所有。共同生活产生的债权债务,需遵循平等共有权原则处理,确保公正分配。

    2024.09.12 2014阅读
  • 同居时买房,分手后房产归属如何确定

    专业解答同居期间购置房产的归属和分配,取决于财产来源和共有协议。婚前个人财产购买的房产不纳入分割。共同购买时,有明确协议按约定分,无协议则协商或法院根据出资比例判定。证明共同出资需提供银行转账、收款凭证等证据。若购房合同由一方处理,另一方无证据证明共同参与,房产归合同签署人。在法律层面,非共有方不得擅自转让房产。

    2024.09.12 1670阅读
  • 夫妻分居期间的财产应如何归属

    专业解答在分居期间,除非正式离婚,否则婚姻存续期间所获财产通常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不论是否实际居住在一起,只要婚姻关系未解除,法律规定视为持续期。如无财产归属协议,夫妻双方及其所得收入和财产默认共同所有,无争议条款。

    2024.09.08 1198阅读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