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认工伤与鉴定:员工辞职后若之前受工伤,要及时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这是获赔的前提。
(二)明确赔偿项目:被鉴定有伤残等级的,可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离职时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三)准备材料索赔:准备好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材料,在法定时效内向社保经办机构和用人单位索赔。
(四)维权途径:若单位拒绝支付赔偿,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1.辞职后工伤鉴定有结果仍能获赔。员工受工伤离职,只要完成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就可获赔偿。
2.有伤残等级的,可从工伤保险基金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离职时,工伤保险基金给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单位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索赔时,员工要备好工伤认定决定书等材料,在时效内找社保机构和单位索赔。单位拒付,可仲裁或诉讼维权。
结论:
辞职后工伤鉴定出结果员工仍可获赔,有伤残等级的可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索赔要准备材料在时效内主张,单位拒付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员工受工伤后,即便离职,只要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就可依法获赔。若鉴定有伤残等级,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索赔时,员工要准备好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材料,在法定时效内向社保经办机构和用人单位主张自己的权益。若单位拒绝支付,员工可采取劳动仲裁、诉讼等手段维权。如果您在工伤赔偿方面遇到任何疑问或难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1.辞职后工伤鉴定出结果员工仍可获赔。只要认定为工伤并完成劳动能力鉴定,即便离职也有权获相应赔偿。
2.赔偿项目包含,若有伤残等级,可从工伤保险基金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离职时,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员工索赔需按规定准备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材料,在法定时效内向社保经办机构和用人单位主张自己的权益。
4.若单位拒绝支付赔偿,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权。建议员工及时了解工伤赔偿政策和流程,保留好相关证据,遇到问题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1)员工辞职后工伤鉴定出结果,依然具备获得赔偿的权利。只要被认定为工伤且完成劳动能力鉴定,无论是否在职,都可主张赔偿。
(2)赔偿项目依伤残等级而定。若鉴定有伤残等级,可从工伤保险基金获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离职时,还能分别从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索赔需按规定准备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并在法定时效内向社保经办机构和用人单位主张自己的权益。
(4)若单位拒绝支付赔偿,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权。
提醒:
索赔要注意法定时效,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有差异,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专业解答工伤鉴定终结后离职,如何领取赔偿金在经历了工伤鉴定并选择离职之后,该名劳动者有权委托用人单位向上一级的工伤保险机构进行相应的赔偿申报事宜。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如若工伤职工个人自主决定,则其可选择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在此情况下,由工伤保险基金负责支付一次性的工伤医疗补助金,同时由用人单位承担并支付一次性的伤残就业补助金。
专业解答工伤鉴定结果公布后,离职是否存在时间规定在遭受工伤并经过鉴定之后,劳动者享有随时终止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的权利,而无需受时间的限制。根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劳动者收到工伤认定书及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的那一刻便可行使该项权利,同时也能依法享受到相应的工伤补偿。
专业解答工伤鉴定后辞职,能否顺利拿到补偿,涉及多种因素,赔付时间因此而异。情况好的话,用人单位配合,审批流程快,几个月就能拿到钱。但如果遇到拖延或有争议,要走法律程序,那时间就长了,具体得看情况。
专业解答如果员工发生工伤并进行了鉴定,那么无论何时离职,都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工伤员工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此外,在离职时还可以领取工伤医疗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不过,赔偿的标准和金额会因地区而异。只要员工符合规定,即使在多年后离职,也可以主张这些权益。
专业解答工伤认定后,劳动者不辞职,可获得一系列补偿。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以及交通餐饮费。若致残,还能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比如十级伤残,就能拿到7个月工资。这些补偿全面覆盖了医疗、生活和工作方面的损失,切实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