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重庆法律咨询 > 沙坪坝区法律咨询 > 沙坪坝区劳动争议法律咨询 > 劳动争议时效是应该怎么样计算的

劳动争议时效是应该怎么样计算的

连* 重庆-沙坪坝区 劳动争议咨询 2025.04.12 10:28:24 351人阅读

劳动争议时效是应该怎么样计算的

其他人都在看:
沙坪坝区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沙坪坝区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结论: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劳动关系存续期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不受一年限制,终止的应在终止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时效可中断、中止。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通常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若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随时可申请仲裁。但劳动关系一旦终止,需在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仲裁时效中断是指在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时,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而仲裁时效中止是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导致当事人无法在规定时效内申请仲裁,从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时效。如果大家在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方面有疑问或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4-12 16:36:06 回复
咨询我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需在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时效会因当事人主张自己的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中断后时效重新计算;也会因不可抗力或正当理由而中止,中止原因消除后时效继续计算。

为维护自身权益,劳动者应做到:1.及时关注自身权益,一旦发现权利被侵害,尽早主张自己的权利。2.若遇到劳动纠纷,及时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以中断时效。3.若因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无法在时效内申请仲裁,要留存相关证据,以便后续恢复时效继续维权。

2025-04-12 15:48:36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晓或应当知晓权利受侵害时起算。这为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设定了一个基本的时间框架。
(2)若处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产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限制。不过,一旦劳动关系终止,需在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3)仲裁时效存在中断和中止的情况。中断事由包括当事人主张自己的权利、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中断后时效重新计算。中止则是因不可抗力或正当理由,中止原因消除后时效继续计算。

提醒:
劳动者要留意仲裁时效,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遇到特殊情况无法在时效内申请仲裁,应保留好相关证据。不同劳动争议案情复杂,建议咨询专业分析。

2025-04-12 14:39:06 回复
咨询我

(一)劳动者需明确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若处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无需受一年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要在终止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
(二)当出现仲裁时效中断情形,如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等,要保留好相关证据,以证明时效中断,中断后时效重新计算。
(三)若遇到不可抗力等导致不能在规定时效内申请仲裁,要及时收集证明不可抗力或正当理由的证据,以便时效中止后继续计算时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自己的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5-04-12 12:39:40 回复
咨询我

1.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晓或应知晓权利受损时起算。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因拖欠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仲裁不受一年时效限制;劳动关系终止的,需在终止日起一年内提出。
2.仲裁时效会中断,如一方主张自己的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无法在时效期申请仲裁,时效中止,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

2025-04-12 12:17:54 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劳动争议起诉时效计算问题解答如下,劳动争议诉讼的受案范围是什么?劳动争议诉讼的时效要多久?一、劳动争议诉讼受案范围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的,人民应当受理:(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3)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二、劳动争议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符合本法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竞业协议补偿应该如何计算

    专业解答竞业禁止协议禁止员工在职期间或离职后一定时期内从事与原公司业务竞争的工作或自创重叠业务公司。补偿金由双方商议,未约定则按员工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计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标准支付。

    2024.07.09 1755阅读
  • 劳动争议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要应该怎样算

    专业解答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劳动争议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要应该怎样算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2024.09.14 2569阅读
  • 劳动争议中加班费该如何计算?

    专业解答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即: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正常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

    2024.06.27 6208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