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湖南法律咨询 > 娄底法律咨询 > 娄底同居法律咨询 > 订婚一个月几天,同居不到十天,现在女方要退婚?
包敬立律师

包敬立律师,男,江苏徐州恒邦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具有律师资格和企业法律顾问资格。1998年以徐州市名列前茅的成绩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和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从事律师执业以来,担任数十家单位法律顾问,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成功为当事人申请国家赔偿近100万元.代理的民事案件在

13056237887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订婚一个月几天,同居不到十天,现在女方要退婚?

ask****403 湖南-娄底 同居咨询 2025.04.13 12:08:27 451人阅读

你好订婚一个月几天,同居不到十天,现在女方要退婚

其他人都在看:
娄底律师 婚姻家庭律师 娄底婚姻家庭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5555555523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浙江-杭州 咨询解答:188937条

女方退婚在法律上是她的自由。若订婚时给了彩礼,可要求女方返还。毕竟同居时间短,且未结婚登记,按规定,这种情况彩礼应退还。可以先和女方好好沟通协商,讲清法律规定,争取和平解决。若协商不成,也可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这可能会伤和气,能协商解决最好。

2025-04-16 20:52:33 回复
咨询我
18973847382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湖南-娄底 咨询解答:27条

属于婚约财产纠纷,可要求退彩礼的

2025-04-16 09:31:04 回复
咨询我
13487568203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湖南-长沙 咨询解答:3089条

你好,具体什么原因退婚,现在婚姻自由,如果有涉及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及时与本律师联系。

2025-04-13 21:47:29 回复
咨询我
13407387321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湖南-娄底 咨询解答:2455条

你好,你可以要求女方退还彩礼。如果需要律师代理案件也可以联系我

2025-04-13 19:59:02 回复
咨询我
15507343555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湖南-衡阳 咨询解答:2903条

在这种情况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法律要点和应对思路:

    彩礼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3. 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由于你们只是订婚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所以男方通常有权要求女方返还彩礼。这里的彩礼一般指以结婚为目的,按照当地习俗给予女方较大数额的财物,像现金、金银首饰等。如果女方拒绝返还,男方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他财物往来
1.   赠与性质的财物  :在订婚期间,如果男方给予女方一些价值较小的日常礼物、用于共同消费的开支等,一般会被认定为赠与,通常不能要求返还。例如,恋爱期间男方送女方的鲜花、小饰品等。
2.   以结婚为条件的大额赠与  :如果男方为女方购买了价值较大的物品,如汽车、房产等,且是以结婚为目的而赠与的,在退婚时男方可以主张撤销赠与,要求女方返还。

    处理建议
1.   协商解决  :建议男方先与女方及其家人进行沟通,友好协商彩礼及其他财物的返还问题。在协商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备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
2.   寻求调解  :如果双方自行协商不成,可以寻求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调解具有灵活性和非对抗性的特点,有助于在相对和谐的氛围中解决问题。
3.   诉讼途径  :如果经过协商和调解仍无法解决问题,男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彩礼给付的凭证、证人证言等,以证明彩礼的数额和给付情况。

你可以详细和我说说,在订婚期间是否有彩礼以及其他财物的往来情况,这样我能为你提供更精准的法律建议。

2025-04-13 19:36:59 回复
咨询我
13762845184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图)
地区:湖南-娄底 咨询解答:774条

你好,可以通过诉讼要求退彩礼

2025-04-13 12:19:21 回复
查看其他1位律师回复

一、夫妻在何时需要签订分居协议(一)感觉离婚太草率,但无法与对方共同生活的。分居可以使夫妻双方暂时分离,各自冷静,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并反省除离婚外是否有其他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可以使当事人事前体验离婚后所必须面临的单独生活及有关子女抚养安排等问题,评估自己是否有办法适应离婚后的生活。(二)受到对方当事人家庭暴力侵害的。(三)为离婚案件的审理提供证据的。《婚姻法》将“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作为认定夫妻双方是否感情破裂的标准,在此条件下若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但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在以上述理由诉请离婚时,必须承担举证责任。而在现实生活中夫妻是否分居、分居的原因及分居时间的长短,纯属个人隐私,当事人通常很难举证,从而使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标准陷于非客观性的境地,阻碍了离婚案件的公正审理。倘若夫妻双方在离婚诉讼之前,签订了书面的分居协议,正好为分居事实的认定提供了证据上的支持。一方若想以分居两年证明夫妻感情破裂诉请离婚的话,最佳的方式是双方签订分居协议书。二、分居协议如何签订(一)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尤其要说明在分居期间,夫妻双方不再有义务与其丈夫或妻子同居。(二)协议中要说明子女有谁抚养,抚养费如何承担以及探望权如何行使。(三)可以对分居期间的财产进行约定,如无约定或无法达成协议,则仍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若同意,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分居期间双方不再互相享有家事代理权(但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一方违反则要赔偿另一方的损失。双方若同意,可以约定分居期间因为一方而产生的债务一律视为个人债务(同样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一方如果违反要赔偿另一方的损失。(四)分居的期限,应以三个月至两年为限,期限届满,如一方当事人依然认为感情无法复合而要求离婚的,可协议离婚或持该协议向离婚。(五)分居的终止。协议分居可基于当事人双方的协议而终止,但应当制作终止分居的书面协议,或办理终止分居的公证。(六)实践中,几乎所有公证处都没有将分居协议明确列入民事协议公证的范围,当事人如果在当地公证处拒绝受理的情况下,可选择找当地律师事务所律师见证,或两个邻居,同事见证的方式,或者只要双方同时签字认可即可,而不必公证及见证。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夫妻分居时签订的分居协议是否有效分居协议属于合同法的范畴,只要符合自愿合法原则,分居协议有效,一般分居协议涉及孩子临时抚养、财产占有和处分、分居期限及离婚时财产的分割等内容。分居协议目前公证部门一般都不予公证,为避免日后争议,可以委托律师起草和鉴证分居协议。什么是分居协议?所谓分居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在不解除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就终止夫妻同居义务所达成的书面协议。英家普遍都承认分居协议的效力,允许夫妻双方在律师的帮助下,就当事人婚姻财产和其他财产的划分,婚姻债务的偿还达成协议,并就夫妻间的抚养方式,抚养费的数额,子女抚养,监护等问题达成协议并经批转,同时还要决定家庭的住址,保险范围,养老计划,退休计划,纳税计划以及当事人解除婚姻关系相关的其他问题。分居协议在目前我国婚姻家庭法律事务中也出现的越来越多。分居后夫妻之间是否还需履行夫妻间份扶养义务?根据我国婚姻法,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因为夫妻分居并未解除婚姻关系,所以夫妻关系依然存续,因此法律规定的夫妻间仍须履行扶养义务。撰写分居协议时需要注意什么内容?(1)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尤其要说明在分居期间,夫妻双方不再有义务与其丈夫或妻子同居。(2)协议中要说明子女有谁抚养,抚养费如何承担以及探望权如何行使?(3)可以对分居期间的财产进行约定,如无约定或无法达成协议,则仍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若同意,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分居期间双方不再互相享有家事代理权(但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一方违反则要赔偿另一方的损失。双方若同意,可以约定分居期间因为一方而产生的债务一律视为个人债务(同样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一方如果违反要赔偿另一方的损失。(4)分居的期限,应以三个月至两年为限,期限届满,如一方当事人依然认为感情无法复合而要求离婚的,可协议离婚或持该协议向离婚。(5)分居的终止。协议分居可基于当事人双方的协议而终止,但应当制作终止分居的书面协议,或办理终止分居的公证。(6)实践中,几乎所有公证处都没有将分居协议明确列入民事协议公证的范围,当事人如果在当地公证处拒绝受理的情况下,可选择找当地律师事务所律师见证,或两个邻居,同事见证的方式,或者只要双方同时签字认可即可,而不必公证及见证。分居协议具有合同的性质,因此一般情况下是受到《合同法》调整的,而分居协议中的内容,只要不违反合同法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那么我们就认为该协议是有效力的。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