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云南法律咨询 > 昆明法律咨询 > 昆明工资福利法律咨询 > 个人所得税缴纳步骤是怎样的?

个人所得税缴纳步骤是怎样的?

pub****429 云南-昆明 工资福利咨询 2025.04.21 14:45:43 398人阅读

个人所得税缴纳步骤是怎样的?

其他人都在看:
昆明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昆明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首先要确定应税所得项目,像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都在其中。接着收集相关收入、扣除等凭证,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选合适方式申报,能线上也能线下。之后按算出的税额缴纳税款,可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要是有减免优惠,别忘了准备好证明材料申请。若对计算和申报有疑问,可找专业人士帮忙。

2025-04-24 02:15:25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流程,我结合实务操作给您梳理一下重点:

1. 对于工薪族来说,单位每月发工资时会自动代扣个税(这就是"预扣预缴"),您实际到手的工资已经是税后的。单位会在次月15日前完成申报缴纳。

2. 如果您有劳务报酬、稿酬等收入,支付方一般也会代扣个税(比如企业付给您劳务费时按20%-40%预扣)。但年终需要自己做个"汇算清缴"。

3. 每年3-6月是汇算期,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就能操作。系统会自动归集您的收入数据,计算应补或应退税额。比如孩子教育、房贷利息等专项附加扣除,这时候填报最能减税。

4. 个体户等经营所得,需要按季度预缴(1/4/7/10月的15日前),次年3月底前做年度汇算。

建议:下载个税APP绑定个人信息,平时注意保存收入凭证。如果年收入超过12万或需要补退税,记得按时做汇算,逾期可能产生滞纳金。操作时有疑问可以截图发我帮您看看。

2025-04-21 14:48:57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个人房产税试点如何缴纳1、纳税人为应税住房产权人。产权人为未成年人的,由其法定监护人纳税。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纳税。产权人、监护人、承典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或者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由代管人或使用人纳税。应税住房产权共有的,共有人应主动约定纳税人,未约定的,由税务机关指定纳税人。2、应税住房的计税价值为房产交易价。条件成熟时,以房产评估值作为计税依据。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一经纳入应税范围,如无新的规定,无论是否出现产权变动均属纳税对象,其计税交易价和适用的税率均不再变动。属于本办法规定的应税住房用于出租的,按本办法的规定征收房产税,不再按租金收入征收房产税。3、税率:(一)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在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3倍以下的住房,税率为0.5%;3倍(含3倍)至4倍的,税率为1%;4倍(含4倍)以上的税率为1.2%。(二)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税率为0.5%。个人房产税试点缴纳流程个人房产税试点缴纳有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的缴纳流程如下:2、有关银行,个人房产税试点的纳税人首先要到就近的银行、信用卡、信用卡提交申请在本市办理个人业务的营业网点使用银行卡或现金缴税,然后再银行网点的服务时间与日常办理个人业务的时间相同具体可咨询有关银行。3、税务专窗,首先带上相关的缴纳税资料要到应税住房所在区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办理即可,个人住房房产税专窗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时间。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个人所得税缴纳步骤是怎样的?

    专业解答申报无征税、补税、退税、抵税:1、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领取纸质《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申报)》;2、纳税人按照填表要求填写申报表一式两份;3、纳税人直接将申报表、身份证件复印件提交给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4、纳税人留存一份申报表备查。

    2024.09.17 14760阅读
  • 外企在中国境内缴纳税收的步骤是什么

    律师解析 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 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2025.01.19 1425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