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办理工伤鉴定需先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特殊情况经同意可延长。若单位未申请,工伤职工、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认定为工伤且伤情稳定但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解决措施和建议:
-单位应及时了解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间要求,在规定期限内为职工申请,避免逾期导致职工权益受损。
-工伤职工及近亲属要密切关注单位申请情况,若单位未申请,要在1年内积极主动提出申请。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要确保提供完整准确的工伤认定决定和医疗资料,以便鉴定顺利进行。
法律分析:
(1)工伤鉴定需先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申请,特殊情况经同意可延长。
(2)若单位未申请,工伤职工、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3)认定为工伤且伤情稳定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时,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专家依据标准提出意见,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
提醒:
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都有时间限制,需及时办理。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有差异,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一)及时申请工伤认定。所在单位要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特殊情况经同意可延长。若单位不申请,工伤职工、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二)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认定工伤且伤情稳定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时,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医疗资料。
(三)等待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专家鉴定,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1.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或患职业病,单位要在30日内到统筹地区社保部门申请。特殊情况经同意可延长。若单位不申请,职工、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2.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认定工伤后,伤情稳定但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职工或近亲属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提交认定决定和医疗资料。委员会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
结论:
办理工伤鉴定需先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否则职工等可自行申请;认定为工伤且伤情稳定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时,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法律解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单位有30日申请工伤认定的义务,特殊情况经同意可延长。若单位未申请,职工、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认定工伤后,对于伤情稳定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职工或近亲属可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委员会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了解这些工伤鉴定流程能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若在工伤认定和鉴定过程中遇到难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专业解答依据我国法律,企业须在员工遭受工伤事故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的30天内主动进行工伤认定申请。如单位逾期未提交,受伤员工及其家属有权在一年内独立申请,以保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专业解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正常情况下,缴纳过工伤保险的,职工在工伤医疗终结后,由单位凭其《工伤认定书》、医疗单据以及相关资料送社保部门申报工伤待遇。
专业解答即使工伤认定时效已过,劳动者可通过人身损害赔偿途径维权。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用人单位需在30天内为受伤员工或职业病患者申报工伤认定,特殊情况经社保部门批准可延长期限。遇到此类情况,劳动者有权寻求法律保护,维护自身权益。
专业解答工伤认定申请通常有一年时限,但遇不可抗力、雇主责任或个人行动受限等非自身原因导致的延误,不算逾期。这类特殊情况下的申请时限不作限制,允许在合理期限内继续进行。
专业解答企业未协助工伤保险索赔时,员工可自主进行认定(一年内)和劳动能力评估。提交申请给市级鉴定委员会,获取认定决定书和评定书后,到工伤保险机构申请理赔。如遇企业不配合,可通过沟通、工会调解、劳动仲裁(不满可诉讼)等方式维护权益。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