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结论:
债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需经债权人同意;第三人加入债务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无需债务人同意,只要债权人未明确拒绝即有效。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债务转移时,由于涉及债权人债权实现保障对象的改变,所以是否接受新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决定权在债权人手中,需经债权人同意。而在第三人加入债务这种并存的债务承担情形下,第三人加入通常对债务人有益,且债务人债务并不免除,因此无需债务人同意,只要债权人不明确拒绝,第三人加入债务的行为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大家在债务转移或第三人加入债务等方面遇到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2025-04-28 22:06:08 回复
咨询我
债务转移分两种情形,不同情形的同意主体有别。债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时,需经债权人同意。这是由于债务转移会使债权人债权实现的保障对象改变,债权人有权决定是否接受新债务人履行债务。
而在第三人加入债务,即并存的债务承担情况中,无需债务人同意。因为第三人加入通常对债务人有益无害,且债务人债务并不免除,只要债权人未明确拒绝,第三人加入债务行为就有效。
针对这些情况给出如下建议:1.进行债务转移时,债务人应主动与债权人沟通,获得其书面同意,以确保转移合法有效。2.第三人加入债务时,要以书面形式明确表达加入意愿,并确保债权人知悉,避免后续纠纷。
2025-04-28 21:48:4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债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时,必须经过债权人同意。原因在于这种转移改变了债权人债权实现的保障对象,债权人作为权利主体,有权利自主决定是否接受新的债务人来履行债务。
(2)当第三人加入债务,形成并存的债务承担时,不需要债务人同意。因为第三人主动加入债务,一般对债务人是有利的,同时债务人的债务也不会因此免除。在此种情况下,只要债权人没有明确拒绝,第三人加入债务的行为即为有效。
提醒:
进行债务转移时,一定要确保取得债权人同意。第三人加入债务时,债权人应及时表明态度,避免产生纠纷,不同情况对应不同法律处理,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4-28 20:01:43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债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情况,债务人应主动与债权人沟通,详细说明债务转移的情况,争取获得债权人的同意。在获得同意后,签订书面的债务转移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若第三人加入债务,第三人可先向债权人表达加入债务的意愿,在债权人未明确拒绝时,就可进行并存的债务承担。同时,也可告知债务人,避免后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规定,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第五百五十二条规定,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通知债权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其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和债务人承担连带债务。
2025-04-28 18:27:32 回复
咨询我
1.债务转移给第三人,不管是全部还是部分转移,要债权人同意,而非债务人。毕竟这改变了债权实现的保障对象,债权人有权决定是否让新债务人偿债。
2.第三人加入债务和债务人一起承担,即并存债务承担,不用债务人同意。第三人加入一般对债务人没坏处,且债务人债务不免除。只要债权人没明确拒绝,第三人加入就有效。
2025-04-28 17:16: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