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结论:
已判缓刑不意味着刑事案件完全结案,刑事审判阶段基本结束,但案件可能因特殊情况有后续程序。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法院作出缓刑判决后,刑事审判程序基本结束。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被告人遵守相关规定,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然而,要是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违反禁止令、再犯新罪或被发现漏罪,司法机关会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或重新审判。同时,若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未处理完,民事赔偿等事项也需继续解决。因此,不能简单认为判了缓刑案件就完全结束。如果遇到缓刑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已判缓刑不代表刑事案件完全结案,只是刑事审判程序基本结束。若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遵守规定,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1.考验期违规处理:若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禁止令、再犯新罪或发现漏罪,司法机关会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或重新审判。因此,被告人在考验期内应严格自律,遵守各项规定,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2.附带民事诉讼处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未处理完,民事赔偿等事项需继续解决。相关当事人应积极推动附带民事诉讼的解决,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确定赔偿事宜,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1)已判缓刑时,刑事审判程序基本结束,若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规定,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从这个角度看,刑事案件似乎接近尾声。
(2)然而,当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违反规定,像违反禁止令、再犯新罪或发现漏罪,司法机关会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或重新审判,案件会有后续处理。
(3)另外,若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未处理完,民事赔偿等事项还需继续解决,整个案件仍未真正完结。
提醒:
被判处缓刑人员需严格遵守考验期规定,避免因违规导致不利后果。附带民事诉讼未完结的,当事人应积极处理相关事宜,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法律分析。
(一)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内,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违反禁止令、再次犯罪或存在漏罪情况,防止司法机关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或重新审判。
(二)对于附带民事诉讼未处理完毕的情况,当事人要积极参与后续民事赔偿等事项的处理,按照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