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回转是执行程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对应的是审判监督程序,是对被申请执行人的救济措施,然而,执行回转措施的采取应该是谨慎的,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笔者结合执行工作实践,就执行回转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适用这个程序,保护被执行人合法权益。
一、关于执行回转的提起,规定可由当事人申请,也可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进行。依职权进行是新增加的规定。之所以规定可以依职权提起,是因为这种执行的错误后果是由作出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机构裁判错误造成的,应当强调主动纠正因裁判错误而造成的执行不当。什么情况下依职权进行,我认为与中止执行后恢复执行的情况差不多,移送执行的案件应当依职权执行回转。因为在这种执行中人民法院是主动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其他法律文书被有关机关撤销的,应适用当事人申请原则,而不应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裁定执行回转。
二、执行回转时所制作的裁定,其内容应当严格按照新的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制作。在一般情况下,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案件,在撤销
原生效法律文书的同时,就作出了新的法律文书。新的生效法律文书内容可能完全否定原法律文书,也可能部分推翻原法律文书的内容,而部分维持原来的内容,所以执行回转的范围应限制在被新的法律文书撤销或推翻的内容,而不是对所有已执行的财产一律执行回转。此外,应明确执行回转的裁定与执行程序中人民法院作出的其他裁定一样,具有当然的执行力。
三、《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责令返还财产的对象,与民事诉讼法的用语不一致,把民事诉讼法所说的“取得财产的人”明确解释为“原申请执行人”。对此不应理解为其他任何取得财产的人。这主要是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执行给申请执行人后,申请执行人又把该财产转让给了他人,或者执行中把财产拍卖变卖给了第三人,申请执行人只是取得了价款,或者申请执行人因欠他人债务而由其债权人直接从原被执行人处将该财产执行走了。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从申请执行人处受让财产的人,或者执行程序中由拍卖变卖而取得财产的人,或者因对被执行人按到期债权执行的
其他债权人也是取得财产的人。但不能把申请执行人以外的人也作为执行回转的对象。取得原被执行人财产的人,在法律意义上只能理解为原申请执行人,而不应是其他事实上取得已执行财产的人。执行回转时不能从通过拍卖程序取得财产、通过从被执行人处受让取得财产的人手中返还财产(当然如果其他人不拥有财产所有权,只是代替原申请执行人占有该财产的除外)。因为其他人如果是从原申请执行人处买受取得,则从原被执行人处取得财产的人仍然是原申请执行人如果是经过拍卖变卖程序买受的,则买受人只能推定其完全是善意的,因为他不可能知道法院拍卖程序还有问题,原来的法律文书后来还会被推翻。这是为维护法院拍卖程序的权威性和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必须的选择;案外人如果对原申请人有胜诉的法律文书,在执行中通过执行原申请人到期债权的方式,从原被执行人处执行得到标的物,在原申请人与原被执行人之间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情况下,也不能直接从案外人处直接执行回转。因为案外人取得原被执行人的财产是基于原申请人与原被执行人有经
过法律文书确认的债权,原被执行人向案外人履行实质上是清偿其对原申请人的债务,应当视为是原申请人取得了原被执行人的财产,执行回转时只能向原申请人请求返还标的物。原申请人如果事实上能够从案外人处赎回标的物(但法律上并无赎回的权利),则可以返还原物;如果不能赎回,则只能折价赔偿。
四、《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一百零九条第二款所说的执行回转重新立案,是新的规定。执行回转的实质是再执行,与原来的执行相比较属于新的执行,是在原来的执行程序之外又提起一个执行程序,是一个新的案件,因为原来的执行程序已经结束,所以应当重新立案。这与审判监督程序中的再审类似。再审案件要重新组成合议庭,视为一个新的案件。当然执行回转不一定要由新的承办人办理。该款所谓“适用执行程序的有关规定”,就是指从立案到执行通知、采取执行措施以及执行程序的其他操作规程,都与一般执行案件一样,遵守执行程序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
一、无罪判决如何规定《刑事诉讼法》第209条规定:“ 第一审人民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无罪判决是指人民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2、3项规定作出的两种判决。免除刑事处罚是指人民依法作出的确认被告人有罪,但免予其刑事处罚的判决。 二、无罪判决和免除刑罚的执行无罪判决和免除刑罚的判决由人民执行。 第一审判决宣判后,并不立即发生法律效力,但无罪和免除刑罚判决一经宣判,就应该释放在押被告人。这主要是由于羁押被告人的理由已不复存在。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被告人采取羁押这种强制措施,目的在于被告人逃避审判或者继续危害社会。人民判处被告人无罪或者免除刑事处罚,是以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虽构成犯罪,但依刑法的规定免除刑事处罚为前提。在这种前提下,对被告人继续羁押已丧失法律根据和条件,若继续羁押就会侵犯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因此,诉讼当事人是否上诉或抗诉,都不影响人民立即释放被告人。而且对被告人采取了其他强制措施的,也应依法撤销。如果被告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判决上诉,或人民检察院抗诉, 第二审人民对被告人该判刑罚,则再按二审判决执行。这一法律规定,是为了使被告人能够及时恢复人身自由和名誉,避免造成不良后果。另外,在执行无罪判决后,人民应当做好被告人的善后工作,及时恢复无罪公民的名誉,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今天小编为您介绍追偿权的诉讼时效的有关知识,法律中对于追偿权究竟是如何定义的呢,那么担保人追偿权诉讼时效是多久,追偿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多久呢,交通事故追偿权的诉讼时效规定是怎样的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快来了解一下吧!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大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制度,今天来为大家介绍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知识,那么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是什么,行政法规有哪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更多知识快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有很多纠纷我们都不能私下解决,这时候就需要用诉讼的方法,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诉讼费用相关的知识,律图诉讼费用多少百科栏目,为你介绍诉讼费用多少相关内容,来了解一下吧!
现在人们发生纠纷,在私下调解无果的情况下,诉讼方式也是一种选择,当然也欢迎大家在律图平台进行律师咨询,律图诉讼费用包括百科栏目,为你介绍诉讼费用相关知识,来了解一下吧!
生活中有一些纠纷,我们无法进行私下调解,或者私下调解双方不能达成协议,这时候就可以选择仲裁,其中劳动纠纷申请仲裁较为常见,那么劳动仲裁申请书要怎么写呢,快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