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对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罚款、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被处罚人对罚款、拘留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对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严重扰庭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案件再审时是不是要开庭审理,视情况而定。
下列再审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开庭审理:
(
1)依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
(
2)依照第二审程序需要对事实或者证据进行审理的;
(
3)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
(
4)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加重刑罚的;
(
5)有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情形。
下列再审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
(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适用法律错误,量刑畸重的;
(
2)1979年《刑事诉讼法》施行以前裁判的;
(
3)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原审自诉人已经死亡、或者丧失刑事责任能力的;
(
4)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在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监狱服刑,提押到庭确有困难的;但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征得检察院的同意;
(
5)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按“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7日以前通知检察院”的规定,经两次通知,检察院不派员出庭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第五条 人民法院审理下列再审案件,应当依法开庭审理:
(一)依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
(二)依照第二审程序需要对事实或者证据进行审理的;
(三)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
(四)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加重刑罚的;
(五)有其他应当开庭审理情形的。
第六条 下列再审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适用法律错误,量刑畸重的;
(二)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施行以前裁判的;
(三)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原审自诉人已经死亡、或者丧失刑事责任能力的;
(四)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在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监狱服刑,提押到庭确有困难的;但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征得人民检察院的同意;
(五)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按本规定第九条第
(五)项规定,经两次通知,人民检察院不派员出庭的。
想获取更多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