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从实务经验来看,不签谅解书确实可能对赔偿金额产生一定影响,但具体情况要结合案件性质来分析。如果是刑事案件,比如故意伤害案件,被害人签署谅解书通常会让嫌疑人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嫌疑人一方往往会愿意支付更高赔偿以换取谅解。如果不签谅解书,法院判决的赔偿金额可能会按照法定标准计算,有时会比协商赔偿金额低。如果是民事纠纷,谅解书的作用相对较小。赔偿金额主要依据实际损失计算,但签署谅解书有时能促成双方和解,达成比诉讼更高的赔偿数额。建议您先明确案件性质,保留好医疗费票据、误工证明等损失凭证。如果对方有赔偿诚意,可以尝试协商;如果差距过大,通过诉讼解决也是可行方案。需要更具体的建议,可以提供更多案件细节。
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关于订制品与合同不符的问题,我结合实务经验为您分析如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合同履行瑕疵。根据《民法典》第582条,如果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约定,买受人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或减少价款等违约责任。具体处理建议: 1. 立即固定证据:保存好合同原件、样品照片、验收记录等材料,最好对不符合约定的产品进行公证或第三方鉴定。2. 书面通知对方:建议通过EMS邮寄书面函件,明确指出具体不符之处,并要求限期整改。3. 协商解决:可以先尝试与对方协商,要求重做或折价补偿。很多纠纷通过友好协商都能妥善解决。4. 诉讼准备: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但要注意诉讼时效是3年,建议尽早处理。建议您先整理好手头的证据材料,我们可以进一步评估具体案情后,帮您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类纠纷处理得当的话,通常都能获得比较理想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