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遇到合同诈骗时,建议优先考虑向公安机关报案。因为合同诈骗属于刑事犯罪,报案后公安机关可以立案侦查,追回赃款的可能性更大,效率也更高。如果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或您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再考虑民事诉讼。 关于起诉的法律条件,主要看以下几点: 1. 对方确实存在欺诈行为,比如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 2. 您因为对方的欺诈行为遭受了实际经济损失 3. 有初步证据证明欺诈事实,比如合同文本、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 4. 要在知道受骗后3年内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时效) 实际操作中建议: 1. 先收集整理所有证据材料 2. 尽快向合同履行地或对方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报案 3. 如果报案无果,可以咨询律师准备民事诉讼 4. 注意保存好所有原始证据,不要轻易与对方私下和解 这类案件关键是要快,拖延可能导致对方转移财产。如果有需要,可以带着材料当面咨询,帮您分析具体方案。
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关于介绍人不报销车费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首先建议您先确认当初介绍时是否有书面或口头约定报销车费。如果有明确约定,介绍人应当履行承诺,否则可能构成违约。 如果没有明确约定,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这种情形一般属于好意施惠关系,介绍人通常没有法律上的报销义务。不过从情理角度,很多工厂确实存在报销新人路费的惯例。 建议您: 1. 先和介绍人友好沟通,说明实际情况,看能否协商解决 2. 如果工厂有相关报销政策,可以直接向厂方人力资源部门咨询 3. 保留好车费票据等凭证,以备后续需要 如果金额不大,建议优先通过协商解决。如果涉及金额较大且确有证据证明对方承诺过报销,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需要进一步帮助可以随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