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关于离婚案件判决书的出具时间,根据实务经验给您分析如下: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出具判决书的期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2条,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案件,但这只是整体审限规定。从实际操作来看,第一次开庭后判决书的出具时间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1. 案件复杂程度(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争议大小) 2. 法院当前的工作量 3. 是否需要补充调查取证在案情简单、双方争议不大的情况下,一般1-3个月会出判决。如果涉及财产评估、子女抚养权等复杂情况,可能需要3-6个月。特别提醒注意,调解成功的案件会当场出具调解书,这比判决书快很多。建议您可以: 1. 联系承办法官书记员询问进度(开庭后满1个月询问较合适) 2. 如果超过4个月未出结果,可以考虑书面催办 3. 这段时间注意收集保管好相关证据材料每个案件情况不同,如果您能补充说明下您案件的具体争议焦点,我可以给出更准确的预判。
封云凯律师 回复:正常情况下,离职未满30天(劳动者未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一般不能对劳动者进行罚款。 法律不支持用人单位罚款 在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中,并没有赋予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罚款的权利。罚款属于行政处罚手段,只有特定的行政机关才有权力实施,用人单位并非行政主体,无权对劳动者进行罚款。 未提前通知可能承担的责任 如果劳动者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就离职,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里的损失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招录费用 :用人单位为招聘该劳动者所支出的费用,如招聘平台的费用、面试过程中的相关成本等。 培训费用 :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专项培训,并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提前离职可能需要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且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生产经营损失 :因劳动者突然离职,导致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受到影响而产生的损失,例如可能导致某个项目进度延迟、订单无法按时完成等带来的经济损失。 例如,某公司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招聘到一名技术人员,该技术人员入职后公司又对其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投入了一定的培训费用。然而该技术人员工作一个月后未提前30天通知就离职,导致公司正在进行的一个重要项目因缺少关键技术人员而停滞,给公司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要求该技术人员赔偿招录费用、培训费用以及项目停滞带来的生产经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