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关于风电项目土地征收流程,我结合实务经验为您梳理如下:首先在项目启动前,当地自然资源部门会发布《拟征收土地预公告》(依据土地管理法第47条),这个公告会明确征收范围、用途等基本信息,通常要在村组公示至少10个工作日。这时您可以重点关注公告中补偿标准、安置方式等核心条款。接下来会有土地现状调查和风险评估,政府部门需要组织勘测定界,并与被征地农户共同确认青苗、地上附着物等情况。这个阶段您有权参与调查核实,建议留存现场照片等证据。在征收方案报批前,市县政府还会发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这个公告会详细列明补偿标准、社保安置等内容,公示期不少于30日。如果您对方案有异议,可以在公示期内申请听证。需要提醒的是:风电项目往往涉及林地、草地等特殊地类,可能还需要取得林业、环保等部门的专项审批。建议重点关注项目是否取得省级以上发改委的核准文件,这是判断项目合法性的关键依据。如果您的土地被纳入征收范围,建议:1.及时收集公告文件原件;2.对土地现状进行公证;3.遇到补偿标准明显偏低的情况,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必要时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维护权益。
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从法律实务角度来看,学校要求学生签署的这种自愿书存在几个关键问题:首先,这种协议可能违反《民法典》关于公平原则的规定。学校利用管理优势地位迫使学生签署明显不对等的条款,在法律上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格式条款。其次,根据《教育法》相关规定,学校有权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没收物品的期限应当合理。将手机扣押至毕业(可能长达数年)的做法,明显超出了必要的管理限度,涉嫌侵犯学生的财产权。实践中建议: 1. 可以委婉地向学校提出异议,说明这种长期扣押可能违反法律规定 2. 如果已经签署,也不必过于担心,这类显失公平的条款在诉讼中很难被法院支持 3. 建议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协议文本、沟通记录等)遇到手机被没收的情况,可以通过家长与学校理性沟通,要求在一个合理期限内(如1-2周)返还。如果学校坚持不还,可以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关于未成年人未婚生育是否需要父母签字的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根据《民法典》规定,18周岁以下属于未成年人。但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生育手续办理方面,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父母签字。但实际操作中,医院在接生时可能会要求监护人签字,特别是对未满16周岁的产妇。这主要是出于医疗风险考虑。建议您可以: 1. 提前与医院沟通确认具体操作流程 2. 如已满16周岁且有独立生活能力,可以提供相关证明 3. 如遇困难,可向当地妇联或民政部门寻求帮助需要提醒的是,未成年人怀孕涉及很多法律和社会问题,建议尽早寻求专业法律帮助,以保障自身和孩子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