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这种情况确实让人困扰,我先帮你理清法律上的关键点。根据《民法典》和《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催收人员只能联系债务人本人或事先约定的联系人,骚扰无关第三方(包括配偶同事)是明确违规的。你可以这样做:1. 立即保存所有骚扰证据(通话录音、短信截图、单位同事证言等),这些是维权的关键。2. 直接向网贷平台投诉(通过官方客服渠道),要求停止违规催收。根据规定,平台有义务约束外包催收公司。3. 如果骚扰持续,可以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有投诉入口)或当地银保监局书面投诉,这类投诉平台必须15个工作日内处理。建议你们夫妻先做好两点:一是暂时设置电话防骚扰功能,二是提前告知单位前台/人事部门相关情况。如果对方有上门骚扰迹象,可以直接报警处理。这类事情处理起来需要点耐心,但保留好证据的情况下,维权成功率是比较高的。需要进一步协助可以随时联系。
王玉波律师 回复:在中国法律框架下,恋爱关系中的经济补偿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主要取决于双方自愿性、财产性质以及是否存在法定情形。以下是关键点分析: 一、一般情况:自愿性关系无补偿义务 恋爱自愿原则 如果双方发生关系时均出于自愿,且不存在强迫、欺诈等情形,分手后一方单纯以"发生关系"为由要求补偿(如"青春损失费""贞洁补偿"等),法律不予支持。恋爱关系中的自愿亲密行为不属于法律上的"损害赔偿"事由。 例外:特殊协议或赠与 若双方曾书面约定分手补偿(如借条、协议),需审查协议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存在胁迫或违法内容(如涉及卖淫嫖娼的协议无效)。 恋爱期间的赠与(如红包、礼物),通常视为自愿行为,分手后一般无法要回。但大额赠与(如房产、车辆)可能被认定为"附条件赠与",需结合证据判断。 二、可主张补偿的法定情形 财产纠纷 明确借贷:如有借条、转账备注"借款",可主张返还。 共同开支:同居期间共同支付的房租、生活费等,可协商分割,但需举证。 抚养费主张 如分手后女方生育子女,且男方为生父,女方可以子女名义起诉要求男方支付抚养费(需先确认亲子关系)。 侵权损害赔偿 若一方隐瞒传染病(如艾滋病)或强迫发生关系,可能构成侵权,受害方可主张医疗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涉及暴力、胁迫发生关系的,可能涉嫌强奸罪,需报警追究刑事责任。 三、注意事项 证据是关键 任何补偿主张需提供证据(如协议、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医疗证明等),口头主张难以被支持。 避免违法行为 以公开隐私、骚扰等方式胁迫对方支付"分手费",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 建议 协商优先:双方可自愿协商补偿,但需注意协议合法性。 法律咨询:如涉及大额财产或人身权益侵害,建议咨询专业律师,针对性分析证据和可行性。 如需进一步帮助,可提供更具体信息(如是否有书面协议、金钱往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