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关于慢病医保的异地转接问题,我结合实务经验为您分析如下: 目前全国已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但慢病待遇仍需办理备案。建议先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参保地医保局v信公众号提交"异地就医备案"申请(需提供居住证等证明材料)。 备案时需特别注意: 选择"门诊慢特病"备案类型 确认参保地和就医地是否开通了您所患慢病的跨省直接结算(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常见病已全国开通) 备案有效期一般1年起,到期需重新办理 实际操作中常见两个问题: 一是部分城市要求先取消本地定点机构才能备案异地,建议先咨询参保地医保局(电话区号+12393); 二是用药目录差异问题,备案后最好在就医地医院医保办确认药品是否在结算范围内。 建议步骤: 保留好诊断证明、用药清单等原始材料 线上提交备案后,3个工作日内致电参保地医保确认进度 首次异地就诊时,主动告知医院医保办已办理慢病备案 如果遇到结算失败等情况,可先垫付医药费,凭发票回参保地手工报销(时效要注意,多数地区要求3个月内)。各地政策细节可能不同,必要时我可以帮您具体分析参保地政策。
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您好,根据您描述的情况,如果民事判决生效后发现案件涉嫌诈骗,建议从以下几个步骤处理: 首先需要固定证据,收集能证明对方存在诈骗故意的材料(如虚假身份证明、伪造文件、虚构事实的聊天记录等)。 尽快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07条,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的,可在6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同时建议同步向公安机关报案。 如果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可以申请中止民事执行程序。根据"先刑后民"原则,刑事案件查明的事实可能直接影响民事判决结果。 建议您尽快整理手头证据材料,必要时可以委托律师协助准备刑事报案材料和再审申请。这类案件的关键在于证明对方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所以聊天记录、资金流向等证据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