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根据您描述的情况,对方持刀冲向您的行为已经明显构成对您人身安全的现实威胁。我来为您分析几个关键点:首先,从治安管理角度,对方酒后持刀攻击的行为已经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关于寻衅滋事的规定。即使您未受伤,这种持械威胁行为本身就具有社会危害性,公安机关可以对其处以5-10日拘留,并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其次,从刑事角度看,虽然未造成实际伤害,但持刀攻击行为可能涉嫌故意伤害未遂。根据《刑法》第23条,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不过实践中,这类未造成后果的案件通常按治安案件处理。建议您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第一时间报警并配合警方调查,便利店的监控录像是最关键的证据; 2. 要求其他在场员工作证,特别是阻拦过程的目击者; 3. 如果便利店有登记对方信息(如会员信息),注意保存。警方处理时可能会先进行调解,但您有权要求依法处理。如果对方有前科或情节恶劣,拘留的可能性较大。需要提醒的是,及时报警很重要,这类案件的黄金处理时间是事发后24小时内。
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关于精神损失费的赔偿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一般来说,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我简单给您梳理几种常见情况:1. 如果是人身侵权案件(比如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侵权方需要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民法典》第1183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2. 如果是合同纠纷,原则上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除非合同有特殊约定或违约行为同时构成侵权。3. 如果是劳动争议,员工一般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除非用人单位存在侮辱、体罚等严重侵权行为。需要注意的是,精神损害赔偿需要达到严重精神损害的程度,法院会综合考虑侵权情节、损害后果等因素来确定具体金额。建议您先收集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精神鉴定报告等),再考虑通过协商或诉讼途径解决。
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我来帮您分析这个问题。首先,按照《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也就是说,从法律角度讲,公司确实应该在您离职当天结清全部工资。但实践中很多公司会按照既定的发薪日支付,这种做法严格来说是不合法的。不过考虑到实际操作,如果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接受在下一个发薪日支付,但必须确保工资确实能按时足额发放。建议您可以这样做: 1. 先与公司友好协商,要求当场结清工资 2. 如果公司坚持要等到25号,建议要求公司出具书面承诺 3. 保留好劳动合同、离职证明等相关证据 4. 如果公司拖延支付,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公司拖欠工资,您还可以主张额外的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