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捡到他人的东西之后,如果失主来索要失物,有的人也拒绝归还,其实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构成侵占罪。下面律图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侵占罪的知识,给大家了解。
2023.09.07 637630人阅读首先,没有“非法侵占罪”,法定罪名为:侵占罪。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
首先法定罪名为“侵占罪”,而非“非法侵占罪”。
根据《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侵占罪。
“数额较大”的标准,因地而异。以上海市为例,侵占数额在2万元以上,应当立案追诉。侵占罪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侵占罪一般是在日常生活中明知是他人的物品交给自己保管后出于非法获取利益而将其占有,而且涉及的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依据数额的多少以及情节轻重予以处罚。关于非法侵占罪量刑标准,律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进行了解。
一、非法侵占罪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查看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人,不清楚非法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认为两者是相同的罪行。那么非法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有什么区别?怎样来区分?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非法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区别,大家可以阅读了解一下。
1、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侵占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职务侵占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而侵占罪的主观内容则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而决意占为己有,拒不交还。
......
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虽然对各种犯罪行为的定罪和量刑都进行了规定,但为了在审判的时候能够更好地适用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一般会对一些具体的罪名进行相关的司法解释。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非法侵占罪司法解释的内容。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5·12·25 法发[1995]23号)
1、根据《决定》第十条的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 的,构成侵占罪。
2、《决定》第十条规定的“侵占”,是指行为人以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
......
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 热门城市 热门标签 城市推荐 区县推荐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