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现行法规条款,劳动纠纷案件的诉讼时限均设定为一年时间。
然而,未签署劳动合约的双倍工资的法规时效略有差异,即该时效依据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
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中,其中一半作为了劳动者应得的常规劳动薪酬,另一半并非基于劳动者付出的劳务成果,而是由于用人单位本身的违反劳动法规行为所引起,因此,这部分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在法律属性上可以理解成一种惩戒性经济补偿,其具体计算基础是工资水平。
因此,若劳动关系仍存在,劳动者任何时候都有权主张,但如果劳动关系已终结的,那么诉讼时效便应从劳动关系结束那一刻开始算起,总计为一年时间。
至于仲裁时效期,应当自当事人实际知晓或理应知道其权益遭受侵害的那一刻开始计算。
对于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性质,需暂时划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看待。
其中较为容易理解的是,这一倍的工资其实正是劳动者赖以获得的劳动报酬,因此,该部分的仲裁时效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的相关规定;
然而,关于剩下的二倍工资额差(亦即二倍工资中未包含的那一倍工资),实际上并不算是劳动者提供劳动获取的对价货币,它更多地体现出法律对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种违法行为的一种制裁机制,它并非是劳动报酬的范畴,因此不能完全套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的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4款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