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行为人违反了合同条款约定,便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这类违约责任的承担形式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层面:首先,针对未尽义务的部分进行继续履约;其次,对于权益受到损害的部分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第三,向受损方支付相应的补偿金以弥补其损失;最后,支付一定金额的违约金。
然而,关于哪种类型的赔偿会被采用以及具体的赔偿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则要涉及到双方签订的合约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决定。
倘若合约已经对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形及其对应的责任承担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而且这些条款也并未触犯任何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就应该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来执行。
但若是在合同时并无明确说明或者说约定模糊不清,根据我国现行的《民法典》相关规定,遭受损失的一方可向违约方提出承担法定的违约责任的诉求。
不过,在提出这类诉求时,当事人需要证明损失确实发生并且与违约行为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因此总的来说,违反合约的一方很可能无法逃避他们应当担负的责任,但是到底应以何种具体形式承担,还需要经过全面细致的综合考虑才能做出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