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保障精选解答 > 员工生病被辞退怎么赔偿

员工生病被辞退怎么赔偿

时间:2024.10.10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保障 阅读:1486人
律师解析:
1、对于生病正在治疗期间的劳动者,在法定医疗期内,非本人具有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法定过错,不得辞退;
2、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可以辞退。
3、用人单位辞退医疗期满不能工作的员工,还须按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工作经济补偿金,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满半年的按半年支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法定假日是不可以调休的,不能在法定假日上班后再补休一天。因此只要在法定假日上班的,用人单位都应当支付劳动者日工资的三倍。公休日调休,如果用人单位可以及时安排劳动者进行补休......

不可以。一般情况下,单位不可以辞退怀孕女工。如果职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就必须继续履行,若单位违法辞退怀孕女工,就需要支付该员工的赔偿金,工作满一年赔偿两个月的工资。......

个人失业后,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可的其他证明材料,在1个月内到社保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向社保机构申请失业保险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单位安排高温室外加班是合法吗

    钟玉琳律师

    单位安排高温天气在室外加班是不合法的。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如果室外气温达到35-37摄氏度的,是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的,所以高温天气在室外劳动加班是不合法的。

    播放量:944 2022-06-07
  • 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法人负什么责任

    刘婉芬律师

    民事责任:承担支付员工工资的责任;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刑事责任:情况严重的会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播放量:687 2022-06-07
郭培员律师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

郭培员律师,办理了大量的刑事辩护、公司经营、劳动工伤、合同事务等纠纷案件,并担任多家公司的法律顾问,其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耐心负责的沟通方式,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 郭培员律师思维敏捷,法律专业知识娴熟,办案经验丰富,精通各种法律法规;熟悉各类公文、法律文本的书写;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和判断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擅长与人交往,有较好的团队精神。 郭培员律师办案认真,严谨,细致,为当事人争取合法利益,深得当事人好评。对当事人来说一个小案子可能就是一生的大案子,用专业、专心的态度服务好每一位委托人是本人服务宗旨。 由于工作时间繁忙,经常出庭、来往看守所等办案机关,不可能时刻盯在网上回复您的问题,如果问题紧急建议直接拨打电话,希望给您满意的回答!

咨询该律师
  • 私人请工人高空作业要签协议吗

    1508人阅读

    私人雇佣业者执行高危操作任务,应签署相关协议明确双方权益与职责范围,包含工作内容、时段、薪酬待遇和安全保障等关键要素。这既能有效规避未来可能的纷争,又能为处理突发状况提供依据。比如施工时工人意外受伤,协议可明确责任归属与赔偿事宜。

  • 产假工资仲裁公司上诉法院多久判决下来

    1511人阅读

    产假薪酬争议诉讼案件裁决结果时间有不确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若案件事实明确、证据充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约三个月内完成审判;适用普通程序,通常需六个月。特殊情况需延长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审批可延长六个月,如需继续延长,则需上报上级法院审批核准。

  • 产假不发基本工资吗

    1212人阅读

    妇女生产假期内,雇主有责任支付基本薪资。此间女性员工有权享生育津贴,若生育津贴低于产假前工资标准,不足部分由雇主补充。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充分保障女性员工在生育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以及生活质量。

  • 劳动者权益维护流程包括哪些

    1243人阅读

    工作中若遭遇劳动权益受损,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友好沟通协商解决;若未能达成共识,应收集整理相关事实依据,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若经劳动监察部门介入仍未妥善处理,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若对仲裁结果有异议,还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