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犯罪辩护精选解答 > 组织卖淫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组织卖淫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时间:2024.03.04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犯罪辩护 阅读:809人
律师解析:
组织卖淫罪的认定标准: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风化和治安管理秩序。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多人进行卖淫的行为。
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出于牟利的目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
组织卖淫罪,组织、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组织、强迫未成年人卖淫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犯前两款罪,并有杀害、伤害、强奸、绑架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为组织卖淫的人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组织他人卖淫行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破坏军事设施罪的定罪标准:1、客体上,该罪侵犯的是部队战斗力的物质保障制度。2、客观上,该罪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或军事设备的行为。3、主体上,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二)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实施了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

1、立功的主体仅适用于犯罪者本人,没有犯罪的人不能成为刑法意义上的立功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罪犯亲属、朋友即使实施了立功的一些行为,也不能视作是犯罪者本人的立功表现,其法......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如何区分变造货币和伪造货币

    胡静律师

    (1)客观行为不同,伪造货币即仿照真币的色彩、图案、形状、原料等制造假币,其中不包含有真币的成分;变造货币即通过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等方式对真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面额增大或张数增加。(2)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伪造货币刑法没有规定数额较大才构成;变造货币则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

    播放量:1454 2023-06-06
  • 聚众斗殴与聚众扰乱社会有什么不同

    杨雷兵律师

    1、犯罪动机不同。聚众斗殴罪大多是为了争霸一方、私仇宿怨等流氓动机而破坏公共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则多是为了实现个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调工作等而破坏公共秩序。2、情节要求不同。3、二者犯罪方法不同。

    播放量:1491 2022-06-15
  • 检察院受理行贿罪吗

    杨少宁律师

    检察院受理行贿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范围,对于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贿赂也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范围。

    播放量:1261 2022-06-15
张耀律师

云南众序(金水河口岸)律师事务所

张耀律师自2014年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先后执业于云南众序律师事务所及云南谣光律师事务所,现执业于云南众序(云南自贸区红河片区)律师事务所,并担任合伙人。执业期间担任多家政府部门及企业法律顾问,承办过众多民商事案件、刑事案件,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张耀律师以维护当事人最大利益为宗旨,积极为当事人规避法律风险、减少经济损失、从轻减轻判处。专长领域:刑事辩护、合同纠纷、非诉业务等。

咨询该律师
  • 警察丢枪的后果是什么

    1314人阅读

    不慎丢失枪支,需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并全力搜寻。若短时间内找回且未造成社会影响,将受批评、纪律处分,或失去公职。不得隐瞒,否则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引发社会危害,刑罚将根据严重性判定,最高可达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 疑罪从无中国法律哪年开始

    1279人阅读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引入“疑罪从无”原则,改变了刑事审判认定方式。公安部门深入侦查立案的犯罪案件,搜集证据。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可依法拘留,符合逮捕条件的也需逮捕。法院审查检方提交的犯罪事实和证据,证据不足或符合法典规定时,检方应不起诉。

  • 申请网贷仅工作单位是虚假的算骗贷吗

    1808人阅读

    在网络贷款过程中,若填写虚假的联络人或工作单位电话,但身份证信息是真实的,此行为虽不当但不构成欺诈。然而,若同时提供虚假身份证件,则无疑触犯了欺诈犯罪的法律规定。依据相关法律,此类行为应受到严厉打击,并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以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诚信。

  • 没有证据光有口供可以认定犯罪嫌疑人吗

    1426人阅读

    仅凭口供缺乏证据,不能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应判无罪。但提起公诉时通常会有其他强有力证据。对于已羁押的嫌疑犯,应在法定期限内完成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若嫌疑人被释放或改为非羁押处分,则期限不再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