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房屋拆迁精选解答 > 工厂搬厂如何赔偿

工厂搬厂如何赔偿

时间:2024.04.30 标签: 征地拆迁 房屋拆迁 阅读:1322人
律师解析: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厂房拆迁应当补偿以下项目:
1、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者提供周转用房。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了和外交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行政裁决:经当事人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2、依法起诉:若拆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

1、行政裁决:经当事人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2、依法起诉:若拆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

1、行政裁决:经当事人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2、依法起诉:若拆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离婚时拆迁赔偿款归属问题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涉案房产若为夫妇共有财产,拆迁款也应平分。若无法协商,法庭将裁决。若房产非共有,需根据拆迁政策判断。若补偿以户为单位且夫妇均在补偿范围,则款项归全体家庭成员共有;若仅补偿房屋所有者,则归权属证书持有者。

    浏览量:1417 2024-06-10
  • 怎么对拆迁的安置房做出赔偿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房屋拆迁补偿包括房屋重置费用(根据建筑结构和折旧评估)、周转补偿(按人口月度补助,解决临时安置问题)、奖励性补偿(鼓励配合拆迁或放弃部分权益)和宅基地、房屋实际价值的综合计算。具体金额由地方依法设定,公式为:拆迁补偿价=宅基地区位补偿×面积+房屋重置成新价。

    浏览量:1105 2024-06-10
  • 家里拆迁需要哪些人签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国家立法,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法协商并签订合同,详细规定补偿方式、金额、交换房屋条件、拆迁费用等事项。违约方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双方需严格遵守补偿协议条款。

    浏览量:995 2024-06-10
京盟律师杜柏飞团队律师

北京京盟律师事务所

杜柏飞律师,北京京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生,北京市律师协会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业十余年,拥有丰富的办案经验,擅长行政诉讼,尤其是征地拆迁类案件,多方式解决征地拆迁补偿纠纷。

咨询该律师
  • 女儿户口在娘家拆迁可以分房子吗

    1929人阅读

    女儿能否在娘家拆迁中分得房产取决于父母是否健在及是否有遗嘱。健在则补偿归父母;已去世但有遗嘱给女儿,则女儿有权参与分配;无遗嘱则按法定继承规定处理,女儿符合条件才有权分配。

  • 农村房子搭建需要什么手续

    1907人阅读

    农村建房需遵循以下步骤:向村委会提交建房申请,经审核后送乡镇建设办实地考察。确认可建后,领取建设申请表格和报批指南。资料齐全后,由乡镇建设办批准。乡镇主管领导审核盖章后,提交县级规划建设行政部门审批。完成后领取房屋所有权证书。

  • 农村拆迁协议上谁签字房子就归谁

    1091人阅读

    农村拆迁协议非简单签署即定所有权,需多方面考量。签署者须具资格,通常为产权人或户主。家庭内部分配由成员自定,拆迁方不干预。协议需合法、平等、有偿,内容详尽,经双方签名盖章生效。涉及出租房需与承租人共签。因此,仅凭签名不能定房屋归属,确保协议合法和权益平衡是关键。

  • 房子被偷拆了怎么办

    1877人阅读

    若财产被擅自拆除,即构成违法,作为受害者,您可采取以下措施:全面搜集证据,如拍照、录像,并向公安部门举报投诉,启动调查程序;若主导者为行政机构,可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维护法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