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房屋拆迁精选解答 > 婚后娘家拆迁房算共同财产吗

婚后娘家拆迁房算共同财产吗

时间:2024.02.28 标签: 征地拆迁 房屋拆迁 阅读:1231人
律师解析:
1、婚前一方房产婚后拆迁安置安置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根据拆迁条例产权调换的规定,取得的安置房产权,是对婚前房产的补偿,或者说是前一物权的权利延伸,安置房是原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的转换形式。但是目前在对公民私有房屋拆迁时,拆迁部门会对被拆迁房给予现金形式或房产形式进行补偿,但补偿的房产可能会超出原房屋面积,对超出的面积如何认定的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一、前期准备;二、房屋拆迁;三、政府供地(行政划拨或挂牌出让);四、建设阶段;五、验收阶段;六、分配、管理流程。私房按拆迁户签订协议时的先后顺序,将选定的房屋分配至拆迁户......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划分鉴定结果将危房等级为4级,分别为:1、A级。2、B级。3、C级。4、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都出现险情,构成了整幢危房......

强制拆迁的程序:申请、审查、组织听证、报批、证据保全、实施。行政强制拆迁的实施:1、张贴强制拆迁公告;2、受同级人民政府责令实施行政强制拆迁的部门拟定实施方案,做好房屋行......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签订房屋拆迁协议时,民法典有哪些注意事项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签订民法典下的房屋拆迁协议时,应关注:一是拆迁主体的合法性和责任;二是补偿款总额、明细、支付时间和方式;三是安置房的面积、位置明确;四是违约责任条款的公正性;五是执行程序的合规严谨。

    浏览量:991 2024-06-13
  • 承诺的拆迁安置房未能兑现,应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当拆迁安置房未兑现,持有完整协议和身份资料,可在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房屋征收执行须遵循“先补后拆”原则。如开发商逾期未安置,可依法控告并索赔经济损失,追究法律责任。

    浏览量:807 2024-06-13
  • 动迁协议是否可以重新签订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动迁协议并非铁板一块,如遇到行政许可违规、评估机构问题、严重不公平条款或涉及限制能力签署人的情况,协议可能被重新审视和调整。各参与方需确保合法性并保障公平。

    浏览量:1050 2024-06-12
徐晓倩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徐晓倩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土地一级开发与流转法律事务部主任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 北京律师协会会员 北京破产法学会会员 执业年限:10年 专业领域:诉讼、仲裁法律服务、行政诉讼、房地产建筑工程法律事务、征收拆迁等

咨询该律师
  • 违建房屋拆除有补偿吗

    1994人阅读

    违章建筑拆除是否有补偿取决于其是否达到法定合法性标准。位于防患区域的违章建筑,若取得合法建筑认证或未超期临时建筑资格,应给予补偿;否则,不享有补偿权益。地方政府有责任在征收决策前调查、识别并处置这些建筑。

  • 四川农村修高速公路拆房补偿标准有几种

    1922人阅读

    征收土地时,我们会根据土地原用途给予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按被征收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计算,比例在六至十倍之间。安置补助费则根据受影响的农业人口数确定,每人补助费为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每公顷补助费不超过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其他土地类型的补偿和安置标准由省级或直辖市级政府规定。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也遵循相应规定。

  • 上海房屋评估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1237人阅读

    上海市房屋评估收费标准:拆迁范围内户数不同,评估费用不同,最低每平方米5元,最高8元,可上下浮动20%。评估费用涵盖住宅及非住宅类房屋,特殊房屋评估费用需双方商议。房屋征收是国家为公共利益进行的强制性交易,需公平补偿。征地拆迁需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公告、调查、听证、报批及补偿安置方案制定等。

  • 山东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不合理怎么办

    1181人阅读

    如果山东农村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政策不合理,被征用者可先与县级政府沟通,争取共识。若无法达成一致,可申请政府协调解决。若仍无法解决,可申请政府裁定。如有异议,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