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上班2个月,未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上班2个月,未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时间:2024.03.29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839人
律师解析:
若劳动者遭受了用人单位滥用解除权所导致的赔偿金损失及未签署书面劳动合同应得的双倍工资补偿等事项,我们建议您尽快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以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关于如何进行劳动仲裁的详细步骤:
首先,前往本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即之前所称的劳动局)中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立案,所需携带物品包括:
仲裁申请书两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同时还需要准备相关的证据资料复印件以及证据清单两份,另外需要附上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信息。
当您提交所有材料之后,仲裁委员会会在五个工作日内予以立案受理。
然后会为双方当事人提供相应的举证期限以及对方答辩时期。
紧接着进入审理阶段,审理结束后若调解无效,仲裁委员会将下发裁决书。
劳动仲裁在此种情况下将会在六十日内完成案件处理。
如果对于裁决结果有异议,作为劳动者您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整个申请劳动仲裁的过程中,您仍然可以选择就职于新的工作单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拖欠工资立案没有明确的金额门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雇主必须按月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雇主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动仲裁多长时间出结果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仲裁案件审理期限一般为45个自然日,但涉及重大疑难问题的案件可酌情延长至15个工作日。仲裁期限从受理申请资料开始计算,结束后需及时送达裁决文书。劳动仲裁旨在公正裁决劳动争议,维护双方权益。

    浏览量:1381 2024-05-24
  • 仲裁需要请律师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仲裁是否需律师服务取决于个人选择,无强制规定。考虑案件复杂性和难度,若感觉能力不足,建议聘请律师。申请仲裁需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相关文件资料。五个工作日内立案受理,提供举证和答辩期限,开庭审理后下达裁决书。六十日内完成,不服可起诉。

    浏览量:961 2024-05-24
  • 劳动仲裁受理住房公积金纠纷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部门不处理住房公积金纠纷,因为这不属于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住房公积金产生争议时,应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督促用人单位缴纳。这避免了劳动仲裁部门的重复审理。

    浏览量:1256 2024-05-23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劳动仲裁阶段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吗

    1319人阅读

    在劳动仲裁中,如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面临紧急情况且需防止不可挽回损失,可在起诉或仲裁前向相关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但须注意,自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申请人如未依法申请仲裁,法院将解除保全措施。

  • 工资多久可以劳动仲裁

    1560人阅读

    根据规定,拖欠工资超过30日可申请劳动仲裁。工资应每月至少发放一次,计薪周期可按周、日、小时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

  • 公司罚款多少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420人阅读

    若贵司罚款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员工有权提起劳动争议。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员工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企业可要求赔偿,但每月扣除不超过工资的20%。扣除后工资低于最低标准,企业应按最低标准支付。超出此规定,员工可依法仲裁。

  • 劳动仲裁加班证据要打印吗

    1250人阅读

    劳动者入职需提供证明资料,阐述岗位职责,确认薪资及工时,确保薪资支付凭证有效,还需提供实际工作天数等材料。用人单位如未能按规定提供必要证明,将面临诸多风险与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