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证据调查精选解答 > 已经裁定好了怎么举证呢

已经裁定好了怎么举证呢

时间:2024.04.09 标签: 诉讼仲裁 证据调查 阅读:1070人
律师解析:
在庭审过程之中,质证环节的顺序遵循着一定之规:
首先是由各方当事人阐述各自的观点与主张;
其次,律师会向证人们详细告知他们享有哪些权力以及应当履行何种义务,同时,证人将成竹于胸地接受询问并宣读那些未能出席庭审现场的证人所提供的证言;接下来,当事人可以展示各类书面性证据、实物性证据以及音像、视听的电子类证据;紧接着就是鉴定人员发表他们得出的权威性结论;
最后则是案发现场的勘查笔录得到宣读。
首先,原告代表会当庭口述其提出的诉讼请求以及其所依据的事实陈述和理由。
然后,作为思维敏捷和应变能力超强的被告方代表将会对这个主题进行深入剖析。
在法庭审理的过程中,质证环节会依照如下严密的流程进行操作:
(1)原告方会向法庭提交各类证据,之后被告方与第三方一同就原告受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
(2)紧随其后,被告方将会向法庭展示其掌握的证据,之后原告方与第三方将会依次对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力展开深入批判;
(3)在庭审进入白热化阶段之时,第三方也会向法庭展示其取得的证据,像原告方和被告方一样,他们之间会进行紧张而激烈的质证大战。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近十年来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就是从落实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探索抗辩式诉讼开始的,但由于理论准备的先天不足以及改革的价值取向更多地向效率方面偏移,因而实际运作中的许多问题包括举证责任问题已不同程度地陷入了矛盾之中。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直接证据一般有当事人的陈述;以及还有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证据;在特定的情况之下,是能够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

物证和书证在形式上都是表现为物体,但在本质上确有很大的区别: 1、书证是记载或反映行为和思想上的物体,而对于物证是根据其外部的特证、大小还有规格来确定,物证不具有思想内容......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处理: 1、确认信息泄露的情况; 2、修改密码和账户设置; 3、保留所有关于信息泄露的证据; 4、联系相关机构; 5、立......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录口供被诱供怎么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遭遇引诱性提问时,请保持冷静,坚决拒绝并立即向侦查人员或辩护律师报告。审讯结束后,您可向法院提出证据排除申请,维护权益。需警惕,引诱获取的证言常被视为非法证据,可能不被法庭采纳,故请保持警惕,依法维权。

    浏览量:1306 2024-06-06
  • 侦查期间限制律师会见有什么帮助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侦查期,限制律师会见有助于保障侦查效率,防止串供、毁证等干扰行为,确保案件审理公正和证据真实。但此限制应依法进行,并非所有情况均需全面限制律师会见权,需权衡侦查需要与律师合法权益,确保合法合规。

    浏览量:950 2024-06-05
  • 在律师会见能做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律师会见中,可深入了解案情、证据及背景,提供法律咨询,剖析具体情况,给出法律意见。同时,共同探讨诉讼或辩护策略,包括证据收集、证人调查等。明确告知客户诉讼中的权益和义务,并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其压力。

    浏览量:1378 2024-06-05
  • 公安机关调查目击证人可以不回答吗

    1434人阅读

    公安机关询问目击证人时,证人有权保持沉默,且有权拒绝回答与案件无关或不想回答的问题。但拒绝回答可能影响其作为证人的可信度。证人应客观公正、真实准确提供证据,不得捏造或伪造证据,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

  • 微信聊天是主要证据吗

    1887人阅读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微信语音是合法证据之一。为全面证明事实,应搜集其他相关证据。因微信语音辨识度低,其他证据提供可靠保障。选择微信聊天记录为法律证据时,需遵守规定,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 入院记录在多久完成

    1286人阅读

    主治医生应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入院纪录,这对掌握病情和治疗过程至关重要。对于24小时内出入院的患者,也需在离院后立刻完成出院记录。若患者在24小时内去世,主治医生应在遗属见证下,于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以确保医疗文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发现有人剪网线没有确实的证据怎么办

    1772人阅读

    为应对失窃事件,我们应首先与可疑人员深入交流,明确表达疑虑并询问其了解情况。同时,积极搜集证据,如监控录像和目击者证词。若确信是犯罪行为,应果断报警。警方将深入调查,但需确保有足够证据支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