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离婚时签订的一份协议,主要涉及到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问题。这份协议一旦形成并满足特定法定条件后,将会被赋予法律保护效力。具体来说,只要这份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禁止事项,并且已经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了离婚登记手续的办理,那么它就是有效的,会对双方都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
离婚协议中关于债务的约定,在符合合法性和具体性的前提下,即使签署后仍可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债务属于夫妻共同责任,即使协议中指定由一方承担,债权人仍有权向双方追讨。如果债务是由一方的个人行为引起的,在还清债务后,另一方有权根据协议向其追偿。
离婚协议在双方自愿且内容合法时具有约束力,可作为法律纠纷中的证据。但在正式离婚前,部分条款无效。协议需关注主体婚姻状况、明确离婚意愿、子女生活安排、财产分配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协议离婚程序包括提交申请、初审、冷静期后申请离婚证书等六步。协议离婚基于双方共识,通过签署协议并遵循程序实现离婚。结果包括婚姻关系解除、子女抚养权归属和财产债务分割。
可以。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要求重新分割财产:1、当事人如果采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与对方签订财产分割协议的,在协议离婚后1年内可以申请法院变更或撤销。2、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自发现起2年内请求法院再次分割。
婚姻中的财产协议具法律约束力,夫妇可约定婚内及婚前财产,但涉及人身关系的条款无效。我国法律保障双方自主决定财产约定,公证并非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其效力取决于双方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