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房屋租赁精选解答 > 怎么办,刚租的店面前面要修路

怎么办,刚租的店面前面要修路

时间:2024.04.16 标签: 房产纠纷 房屋租赁 阅读:1115人
律师解析:
根据所签署的合约条款,甲方(房东)有责任对因征地拆迁及合约变更给乙方(租户)带来的权益损害提供适当的补偿或赔偿。
在此过程中,乙方通常有权向甲方请求支付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搬迁费、设备折旧费以及装修补偿费等相关费用。
此外,鉴于房屋征收拆迁涉及政策调整,这是既定事实且无法预知,故乙方有权撤销租赁协议,并取回应支付但尚未使用的那部分租金。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租客在租房合同期限内中途退租,押金处理方式一般如下:查看合同条款:首先应查看租赁合同中关于押金退还的条款。有些合同可能会规定,如果租客在合同期限内提前退租,押金不予退......

三种不能申请公租房的人群包括: 1、收入超过限定标准的人,如果申请人或其家庭的收入超过了当地规定的公租房申请收入上限,无法申请公租房。 2、申请人及其共同申请人在本地区内......

如果租客在租房合同期限内中途退租,押金处理方式一般如下:查看合同条款:首先应查看租赁合同中关于押金退还的条款。有些合同可能会规定,如果租客在合同期限内提前退租,押金不予退......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租房时是否一定要交押金

    李骏律师

    租房并不是一定要交押金,租房押金是双方协商的结果。押金,法律并未规定其性质,是由民间因应交易上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实践中,为保证房屋租赁合同的顺利履行,最好能把押金条款纳入租房合同中。

    播放量:1182 2022-06-07
  • 租房押金纠纷怎么处理

    李骏律师

    租房押金纠纷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处理。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租赁纠纷内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播放量:651 2022-06-07
  • 租房提前退租扣房租吗

    李骏律师

    出租的房屋,如果提前退租,是可以要求退还租金的,或者是扣除之前缴纳的保证金,一般依照合同中约定的条款,进行处理。《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播放量:789 2022-06-07
  • 租赁房屋装修期不能超过多长时间

    1522人阅读

    招标流程首先由业主发布招标公告启动。随后,参与者需按公告要求准备报名材料并提交给指定代理机构。进入下一阶段,可能需要购买资格预审文件,并严格按照其要求制作和提交申请文件。通过预审后,可购买招标文件,并在截止日期前提交完整标书。公开招标后,关注代理机构的中标通知,无论结果如何,都是经验的积累。最终,业主与中标者签订合同,代理机构发出中标通知书。

  • 没有约定房屋租赁违约金的怎么办

    1674人阅读

    在未明确约定违约行为处理方式的租赁合同中,违约方需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或赔偿等责任。赔偿应覆盖实际损失及预期利益,但赔偿额度不得超出违约方在签订合同时可预见或应预见的潜在损失。

  • 没有按时交房租,房东也没有催算违约么

    1233人阅读

    未能按时缴纳房屋租金,逾期时长如何,均构成违约行为。一旦超出了与租赁协议中规定的应缴租金支付期限,视为违约行为。尽管一些房东可能会选择宽容对待此种过失,不追究承租人的违约责任,必须牢记的是,任何延迟履行,无论时长怎样,都应被视作违约行径。

  • 未毕业生租房合同违约赔钱吗?

    1655人阅读

    对于未完成学业的学生,若租赁房屋时发生违约行为,仍需按法律规定或租赁协议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双方可约定违约金和损失赔偿规则,但违约金过高或过低时,可向法院申请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