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子女抚养精选解答 > 简易程序适用的范围有哪些

简易程序适用的范围有哪些

时间:2024.05.20 标签: 婚姻家庭 子女抚养 阅读:973人
律师解析:
以下是符合简案诉讼规定的七种情况的诉讼案件:
1.针对婚姻存续期较短且争议财产标的不甚巨大的离婚案件以及在当事人缔结婚姻前已因患法律所禁止缔结婚姻之疾病的离婚案件;
2.关涉到权利与义务关系明确,仅在支付时间及金额方面存在争议的赡养费扶养费及抚育费案件;
3.涉及确认或变更收养抚养关系,双方当事人争议较小之案件;
4.借贷关系明确,证据充足且金额相对较小的债务案件;
5.遗产及继承人范围明确,争议遗产数额较小之继承案件;
6.事实清晰、责任明确、赔偿金额较小之损害赔偿案件;
7.事实明了、情节简洁、是非分明、争议焦点明确且争议金额较小的其他案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九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的,应当适用简易程序的其他规定审理或者裁定转为普通程序。当事人认为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应当适用简易程序的其他规定审理或者裁定转为普通程序;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离婚后,孩子的判决主要依据孩子的年龄和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是可能的判决情况:对于未满两岁的孩子,法院原则上会将孩子判给母亲抚养,因为孩子还在哺乳期需要得到母亲细致......

至于离婚后孩子的归属问题,这通常由法院根据孩子的利益和具体情况来决定。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1.孩子的年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能会有不同的抚养权归属。2.......

协商一致就可以最快离婚。协议离婚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达成共识:夫妻双方首先需要就离婚事宜达成共识,包括但不限于孩子的抚养权、抚养费、财产分割、债务处理等问题。起草离婚协......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离婚后不给抚养费会坐牢吗

    万鹿勇律师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不给子女抚养费不至于坐牢,但是可以向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播放量:311 2022-06-09
  • 夫妻离婚孩子抚养权的判定标准

    易轶律师

    如果孩子2周岁以下的话,抚养权会归由女方抚养;如果孩子年满8周岁,则会参考孩子的意见。孩子2到6周岁,此时抚养权参考的因素最多,建议您收集平时您照顾孩子更多,您的经济条件优于对方,工作稳定性更强等证据证明您的抚养条件优于对方。

    播放量:777 2022-06-09
  • 指定监护人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刘双律师

    指定监护适用的条件是监护人对承担监护责任有争议。争议有下列几种情况,有的是后一顺序的人不同意由前一顺序的人担任,或同一顺序的人相互争着要当监护人的。

    播放量:307 2022-06-09
  • 捡到弃婴报警自己想养怎么办

    1086人阅读

    遇到遗弃儿童,请立即向公安部门报告,无权擅自领养。待核实找不到生父母后,儿童将被送往福利机构。若您有收养意愿,需满足条件并准备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抚养能力证明、儿童情况证明和体检证明等文件,前往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办理手续。其他证明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 未婚生子合法吗

    1166人阅读

    驾驶者需遵循文明驾驶原则,经过人行横道时减速,遇行人则停车让行,否则将受罚。不引发事故还需额外支付200元并记三分。常见的违规行为包括:催促行人避让、强行打断行人队伍和违规变道通过斑马线。驾驶者需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人安全。

  • 我的孩子可以和我妈(孩子外婆已故)姓吗?

    1491人阅读

    试用期结束后,若双方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您有权提出辞职。您应先尝试与雇主友好协商解除雇佣关系。若协商不成,可依据法律规定,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如书函、邮件等)通知用人单位。待书面通知期满30天后,您即可依法完成离职手续。在此过程中,请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生育登记一定要在户口所在地办吗

    1665人阅读

    生育登记原则上应在户籍所在地办理。符合条件者包括本省户籍夫妇及长期居住的外籍夫妇。头胎及二胎夫妻应在怀孕至产后半年内登记。涵盖情况包括首婚生育、辅助生殖、再婚生育及未登记婚姻生育。具体情况可咨询当地办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