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子女抚养精选解答 > 共同抚养小孩,对抚养权有明确的规定吗

共同抚养小孩,对抚养权有明确的规定吗

时间:2024.05.20 标签: 婚姻家庭 子女抚养 阅读:1108人
律师解析:
在共同抚养子女方面,国家对抚养权问题有明文规定。关于共同养育子女这一事项,必须经由父母双方进行深入磋商并达成共识,随后应签署书面的抚养权协议。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特殊状况,亦可依据实际情况对抚养权协议进行相应调整。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四十八条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直接抚养子女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离婚后,孩子的判决主要依据孩子的年龄和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是可能的判决情况:对于未满两岁的孩子,法院原则上会将孩子判给母亲抚养,因为孩子还在哺乳期需要得到母亲细致......

至于离婚后孩子的归属问题,这通常由法院根据孩子的利益和具体情况来决定。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1.孩子的年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能会有不同的抚养权归属。2.......

协商一致就可以最快离婚。协议离婚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达成共识:夫妻双方首先需要就离婚事宜达成共识,包括但不限于孩子的抚养权、抚养费、财产分割、债务处理等问题。起草离婚协......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小孩探视权是否可以选择放弃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探视权是亲生父母不可剥夺的权利,即使离婚后亦然。它不仅是权利,也是法定义务。任何放弃探视的私下约定无法律效力。若一方试图阻止,另一方有权通过法院诉讼争取,法院会受理此类请求。

    浏览量:928 2024-06-13
  • 孩子报辅导班是否计入抚养费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孩子辅导班费用非抚养义务,但抚养费可能需追加。抚养费一般占月收入20%-30%,协商为主。费用涵盖生活、教育和医疗保健。已有的协议或判决并非绝对,子女可就超出原定额度的合理需求向父母请求。

    浏览量:820 2024-06-13
  • 抚养权变更是否有时间限制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抚养权更改无明确期限,婚姻关系改变或抚养条件重大变化时,任何一方可申请调整。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法院会根据合理理由,公正裁决以促进纠纷解决。

    浏览量:852 2024-06-13
  • 离婚后不给抚养费会坐牢吗

    万鹿勇律师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不给子女抚养费不至于坐牢,但是可以向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播放量:311 2022-06-09
  • 夫妻离婚孩子抚养权的判定标准

    易轶律师

    如果孩子2周岁以下的话,抚养权会归由女方抚养;如果孩子年满8周岁,则会参考孩子的意见。孩子2到6周岁,此时抚养权参考的因素最多,建议您收集平时您照顾孩子更多,您的经济条件优于对方,工作稳定性更强等证据证明您的抚养条件优于对方。

    播放量:777 2022-06-09
  • 指定监护人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刘双律师

    指定监护适用的条件是监护人对承担监护责任有争议。争议有下列几种情况,有的是后一顺序的人不同意由前一顺序的人担任,或同一顺序的人相互争着要当监护人的。

    播放量:307 2022-06-09
  • 兄弟姐妹对残疾兄妹有抚养义务吗

    1262人阅读

    只有当被抚养的残疾人士无法被其子女和父母适当抚养时,其兄长才需承担抚养责任。通常,如果兄长有抚养能力的子女或父母,他们将首先承担抚养责任。在这些情况下,兄长无需承担抚养义务。

  • 未婚先孕犯法吗新法律

    1449人阅读

    法律规定未婚生子不违法,无论双方是否结婚,都有抚养权。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伤害和歧视。生父或生母应支付抚养费。婚生子女与未婚生子女在法律地位上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 给小三买了房子还生了孩子犯法吗

    1596人阅读

    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婚外情导致的子女出生并不违法,但会受到社会伦理和道德的谴责。然而,当婚外情升级为重婚,即与前配偶未离婚又与他人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将触犯法律,可能构成重婚罪。

  • 现在法定成年是多少岁

    1908人阅读

    我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八岁的公民被视为成年人。但有一个特殊情况,对于那些年满十六周岁且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他们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与成年人享有相同的法律地位。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同时也考虑到了未成年人在实际生活中的需要和能力。这样的制度设计既保护了未成年人的权益,也兼顾了社会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