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若借据超过法定有效
诉讼期限,仍有可能成功索回借款。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相关
当事人一般无法直接向司法机关提
起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原因在于对方当事人有权行使
诉讼时效抗辩权。
具体来说就是,如借款逾越三年
诉讼时效期限,当事人试图向法院提起
诉讼时,对方若对此提出抗辩,那么法院将驳回原告方的
诉讼请求。
因此,法律建议当事人尝试自行协商或采取调解的方式来解决
欠款问题,并尽可能寻求与
债务人达成
还款协议等其他途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