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作为
抢劫犯罪的
法定刑幅度提升条件,主要涵盖如下各类情况:
第一,以侵入他人居所以实施抢劫行为的情形。
此处的“
入户抢劫”,是指针对他人居住地而实施的抢劫
犯罪行为,这类住所与其外部社会环境相互隔绝,包括但不限于封闭式庭院、牧民的帐篷、渔民用于家庭生活的渔船以及为日常生活租赁使用的房屋等。
第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抢劫的行为。
所谓“公共交通工具”,是指从事旅客运输服务的各类公共汽车、大型及中型出租车、火车、船舶、飞机等正在运行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对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实施抢劫的行为。
此处的“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是指对这些机构的运营资金、
有价证券以及客户资金等实施抢劫。
第四,多次抢劫或以较大数量金额进行抢劫的情况。
“多次抢劫”即超过三次的抢劫行为,而对于所谓的“抢劫
数额巨大”,其评定标准将参照各地人
民法院对于
盗窃犯罪中的数额巨大认定标准来予以执行。
第五,因抢劫导致他人受到严
重伤害甚致死亡的情况。
这其中不仅涉及到因过失导致他人受伤或死亡的情形,还包括为了获取财物而当着受害者的面故意重伤其身体或杀害其生命的行为。
第六,假冒警察或军人身份进行抢劫的行为。
第七,携带枪械进行抢劫的行为。
这里的“手持枪械”,意味着
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过程中,手中直接持有
枪支或展示出具有真实射击效果的枪支。
最后,抢劫军需物品、抗险物资或用于救援、救助的赈款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