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取保候审精选解答 > 醉驾取保候审居住地不接收怎么办

醉驾取保候审居住地不接收怎么办

时间:2024.12.05 标签: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 阅读:1165人
律师解析:
在面临取保候审居住地不予接受的困境时,实际情况往往错综复杂。
首先必须明确,居住地拒绝接收的原因可能在于提交的材料存在遗漏或者无法满足相关规定。
因此,您有必要与当地执行机构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沟通,以便深入理解拒绝接收的具体缘由。
倘若确实由于资料不足引起的,请立即采取行动予以补充完备;
反之,若对方无理由地拒收,您可以依法向上级机关提出投诉或者申诉
在此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城市、县城等地区。
为了确保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我们强烈建议您妥善保存与相关部门沟通过程中的所有书面或电子凭证。
若情况严重且复杂,我们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和指导。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不算刑期。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可折抵相应刑期。是要羁押才能折抵刑期,而羁押是指关押在拘留场所,并不包括指取保候审。所以,取保候审并不能折......

证据不足解除取保以后的处理办法:1、不能直接结案,解除取保候审只是说因为证据不足,在没有新的证据不会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只有收到撤销案件决定书才能算是结案;2、人民检察......

满足取保候审的相关适用条件,即可以办理取保候审手续。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

    彭彦林律师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播放量:943 2022-06-09
  • 取保候审多久必须结案

    覃程律师

    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播放量:361 2022-06-09
  • 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

    覃程律师

    能。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批捕后也能取保候审的。根据《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播放量:957 2022-06-09
陈晓伟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现为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盈科刑民交叉法律事务部北京分中心主任,盈科北京经济犯罪法律事务部执行主任,“北京刑事辩护律师网”团队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 曾受聘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模拟法庭专家评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座法律讲师。 担任中央电视台《我是大律师》栏目首批嘉宾律师。

咨询该律师
  • 被判刑4年如何才能保释出来

    1216人阅读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判刑后不存在保释概念。若判4年有期徒刑,符合条件可申请减刑或假释。减刑需服刑期间遵守监规、有悔改或立功表现,重大立功应减刑。假释要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且服刑期间有悔改表现、无再犯罪危险等。累犯及特定暴力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等不得假释。

  • 酒驾进看守所可以保释吗

    1823人阅读

    关于醉驾入羁押场所个体能否申请保释(我国称“取保候审”)需综合考量。对于醉驾涉危险驾驶罪,若情节轻微,如酒精浓度低、未引发事故,认罪态度好,能提供担保或缴保证金、有稳定居住条件且遵守规定,有望获批取保。若醉驾后果严重或有累犯等不良记录,申请较难。最终由司法机构据具体情况裁决。

  • 取保候审到哪里办理

    1703人阅读

    取得保释候审手续需向相关部门申请,侦查阶段向公安机关、审查起诉环节向检察院、审判阶段向法院递交申请。申请时要准备书面申请书及相关依据,如犯罪嫌疑人身体不佳、是孕妇等且不会对社会有威胁等。还可能需提供担保人或缴纳保证金。相关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期限做决定,批准则出具决定书。

  • 取保候审期间出国了怎么办

    1547人阅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取保候审期限内,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驻留城市或县城是被严令禁止的,属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行为。这可能导致取保候审宣告无效,涉嫌违法犯罪人员会面临再次被捕的更严重后果,而且其先前交付的取保候审保证金,也可能会被执行机关依法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