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合同效力精选解答 > 买房合同没有盖章有法律效力吗

买房合同没有盖章有法律效力吗

时间:2024.12.17 标签: 合同事务 合同效力 阅读:1337人
律师解析:
买房合同没盖章这事儿对其法律效力可是有影响的。
咱们都知道,一般合同得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才会生效。
要是仅仅只有签字,可没盖章的话,万一出现了争议,那很可能就会被判定合同没成立,或者生效方面存在一些小瑕疵。
不过,要是在实际履行合同的过程当中,双方已经按照合同约定把主要的义务都给履行,并且对方也接受了,那这种情况下,合同就应该被认定为是有效的。
所以,光看合同没盖章这一个情况,可没办法直接就确定它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得结合具体的履行情况之类的因素一起综合去判断才行。
要是大家对合同的效力有疑虑,最好还是去咨询一下专业的律师,这样就能得到更准确的法律意见,避免在买房这件大事上出现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因此,夫妻一方可以代签合同,如果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基于善意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合同对夫妻双方有效。但是收养协......

李朝律师
李朝律师
13468865997
咨询我

业务专用章只对业务工作具有法律效力。1、对财务、人事等没有法律效力。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2、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

李朝律师
李朝律师
13468865997
咨询我

合法签订的借款合同有效。酒醉时签订的合同无效,合同有效要求是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酒醉时人大脑不清醒,不能认识到自己签订合同的行为造成的可能后果,也不清楚该行为的意义,显然......

李朝律师
李朝律师
13468865997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满足什么条件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无效

    沈阳律师

    离姻财产分割协议书无效的情形有: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2.合同双方以通谋虚伪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

    播放量:786 2022-06-15
  • 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哪些

    任大文律师

    合同的一般生效条件如下:(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所谓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并独立承担合同义务的主体资格。

    播放量:523 2022-06-09
  • 劳务合同到期后怎么处理

    肖建华律师

    劳务合同到期应当按照一般的民事合同关系处理。因为,法律上所称的劳务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劳务合同受民法及合同法的调整。

    播放量:476 2022-06-09
李朝律师

上海国翎(西安)律师事务所

李朝律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主要专业领域:合同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征迁补偿,婚姻家庭,执业以来办理各类民商事案件上百起,办案经验丰富,作风务实,思维敏捷,善于换位思考、高效沟通。执业期间坚持正义,精于钻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深得当事人信赖和认可

咨询该律师
  • 不服交警认定书有效吗

    1671人阅读

    不服交警的认定书在特定情况下有效力。当事人若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可在收到后三天内申请复核,向上一级交管部门提出,需说明请求、理由及证据。复核审查期间原认定书不停止执行,结论出来后依情况决定是否撤销或变更。维持原认定需通过诉讼维权,超期申请一般不受理,要按法定程序行事。

  • 签了合同没交押金合同有效吗

    1817人阅读

    合同的有效性与是否交纳押金无直接关联。只要合同签订满足法律要件,如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达真实、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即便未交押金,合同仍有法律约束力,一方违约另一方可要求其担责。但若合同明确以交押金为生效条件,未交则可能不生效,判断需结合条款与法律规定。

  • 合同里没有金额算有效吗

    1355人阅读

    合同未就相关金额作出具体约定,多数情况下不必然导致合同失效。评判合同效力关键看当事人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表意是否真诚纯正、内容是否违反强制性规定等。若合同缺金额但具备其他必要要件,且不确定事项能协商补充或依惯例明确,合同仍可能有效;若金额是核心且无法明确,则影响效力,需结合实际剖析。

  •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是哪些

    1421人阅读

    格式条款被宣告无效主要有五方面。一是具备民法典中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特质,如欺诈胁迫签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等;二是一方不合理免除减轻自身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益;三是排除对方主要权益;四是对造成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评判时需全面审视条款内容、签订过程和对双方权益义务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