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对终审结果申请申诉的,不能申请申诉,但可以申请再审,而对申请再审的期限没有作出规定。《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若对行政诉讼二审判决不服,当事人可采取以下措施:1. 申请再审,向二审法院的上级法院提出,需提交正式再审申请。2. 提出申诉,向原审法院或当地检察院提交申诉状及原审判决书或裁定书,阐述不服理由及提供相关证据。如认为事实认定有误,也可口头申诉,由法院记录。在此期间,判决或裁定仍具执行力。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行政诉讼一审判决不服多久上诉二审,行政诉讼中的一审和二审有什么区别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对判决不服的小额诉讼程序不可以再二审了,对小额诉讼的规定是只可以提起再审,这是因为小额诉讼实质上是一种实行一审终审制的民事诉讼案件。对于不服小额诉讼判决的申请再审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条规定,可以向原审法院的上级法院申请再审。
行政诉讼不符合二审裁决的,可以申请再审。当事人对于法院下达的裁决决定,不满意的,认为其存在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是在此期间,裁决决定正常执行,不能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