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包括哪些
时间:2025.02.13
标签:
诉讼仲裁
仲裁
阅读:1450人
律师解析:
1.合同中未订
仲裁条款,事后也未达书面协议,无法进行仲裁。
若没有这一约定,仲裁就缺乏依据。
2.裁决事项超出仲裁协议范围或仲裁机构无权仲裁,
仲裁结果无效。
超出范围或无权仲裁的裁决,不具
法律效力。
3.仲裁庭组成或
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仲裁公正性受影响。
程序
违法会导致仲裁结果可能不公正。
4.裁决依据的
证据是
伪造的,这严重影响裁决的真实性。
伪造证据的裁决不可信。
5.对方隐瞒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破坏仲裁的公正性。
隐瞒证据会使仲裁结果失偏。
6.
仲裁员有
贪污受贿等行为,仲裁公正性难以
保证。
这种行为会让仲裁结果失去公信力。
案情回顾:小朱与小李签订一份
合作合同,
未约定仲裁条款。合作出现
纠纷后,小李单方面
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小朱却发现裁决事项超出当初口头提及范围,且仲裁庭组成存在程序违法问题。同时,小朱怀疑裁决所依据证据伪造,小李还隐瞒关键证据,仲裁员似有
受贿行为,遂对仲裁结果提出质疑。
案情分析:1.合同未订仲裁条款,事后无书面协议,仲裁缺乏依据,该仲裁可能不成立。
2.裁决事项超范围,仲裁机构无权仲裁,此裁决不具法律效力。
3.仲裁庭组成及程序违法,影响公正性,结果存疑。
4.若证据伪造,裁决真实性受影响,不可信。
5.小李隐瞒证据破坏公正,会使结果有偏差。
6.仲裁员受贿,仲裁结果失去公信力。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