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
工资拖欠超五年会有时效问题。
劳动报酬争议
仲裁时效通常是一年,从
当事人知晓或应知晓权利被侵害起算。
不过,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报酬发生争议,
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此时效限制;
但劳动关系终止的,要在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若超仲裁时效,劳动者能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
起诉,但
诉讼请求可能不被支持。
3.此时,劳动者要尽力
收集证据,像工资条、
劳动合同、工作记录等,来证明劳动关系及工资被拖欠的事实。
还可向
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寻求协助。
比如,劳动者可详细记录自己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整理好工资发放的凭证,准备好劳动合同等相关材料,一并提交给劳动监察部门,以便更有力地维护自身权益,让劳动监察部门能更高效地处理工资拖欠问题。
案情回顾:小朱于多年前在小李经营的公司工作,离职后发现公司拖欠其部分工资。如今距离工资被拖欠已超五年,小朱想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工资,小李却以超过时效为由拒绝支付。小朱不知自己的诉求能否得到支持,双方因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1、劳动报酬争议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此时效限制;劳动关系终止的,需在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小朱的情况已超常规时效。
2、若超仲裁时效,小朱可与小李协商,协商不成可起诉,但诉讼请求可能不被支持。小朱应尽力收集工资条、劳动合同等
证据,也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以维护自身权益。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