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当遇到对方违约的情况,守约方拥有一系列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
首先,依据《
民法典》,要是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
债务,或者存在其他
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守约方就有权
解除合同。
其次,守约方可要求违约方承担
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包含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
赔偿损失等。
具体采取哪种方式,要依据合同的约定以及实际状况来确定。
再者,若合同中约定了
违约金或
定金条款,守约方有选择权。
要是约定了违约金,违约方就得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若约定了定金,当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合同目的无法达成时,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最后,守约方还能够借助
诉讼或
仲裁等途径,来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这些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可行的方式,保障守约方在
合同关系中的正当利益。
案情回顾:小何与小李签订货物
买卖合同,约定小李在一个月内交付特定规格货物。然而,一个月期满后,小李未交付货物,经小何多次催告,小李仍未履行。小何认为小李的违约行为致使其无法按时向客户交付产品,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要求解除合同并让小李承担违约责任。小李则认为交付期限可适当延长,不同意解除合同及承担责任。
案情分析:1、依据法律规定,一方延迟履行债务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守约方有解除合同的权利。本案中小李延迟交付货物,使小何无法按时向客户交付产品,合同目的不能达成,小何有权解除合同。
2、小何可要求小李承担违约责任,具体责任形式可依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确定,如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若合同有违约金或定金条款,小何可选择适用。同时,小何还能通过诉讼或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